大唐關內道全境官道,改建修繕工作。
在貞觀六年年初二月的時候,在工部檢查驗收之後,宣告圓滿結束。
而同樣的時間,一支從長安出發,前往劍南道成都府的車馬也走出了關內道,正式到了還在修繕之中的劍南道官道之上。
相比較關內道官道的修建,劍南道官道的修建則要困難的多。
畢竟有些崇山峻嶺邊上的棧道,那想要擴建,或者乾脆改道重修,可不是一項小工程,而工部官員和帝國大學工程專業的教授們,更是身負九族之力,不得不萬事小心又慎重。
一路走走停停,在經過了大半個月的趕路後,這支隊伍終於來到了如今大唐貞觀皇帝陛下所在的成都府,青蜀宮。
前來宣旨的太監乃是孫義,這個曾經還是李世民陛下的貼身太監,如今時過境遷,竟然要代表太子殿下這個如今的主子,向前主子,而且還是貞觀皇帝陛下宣旨。
孫義在車隊進入成都府之後,心裡就忍不住的打鼓。
而同樣的時候。
此刻的李世民卻終於是有了明君皇帝該有的模樣,此刻正和成都府刺史盧仕明等人商議著南六詔的歸附之事。
“嘶......雖說浪穹詔已歸附大唐,並且接受我等整改,改浪穹詔為我大唐浪穹州,但,其餘五詔又該如何?”
李世民頭疼的緊。
來了成都府大半年,唯一讓他還算心裡有所安慰的,便是此前對大唐便有歸附之意的六詔之一浪穹詔,正式接受了大唐的賜封。
從此宣佈成為大唐南境之民,改部族地為大唐浪穹州。
盧仕明沉吟著:“陛下,如今五詔雖說尚未明確歸附我等,但我大唐商人進入他們境內經商,亦未曾受到他們刁難,甚至有些時候他們彼此之間爭鬥時,見我大唐商人經過,也會彼此暫停收手。”
“這便說明,他們內心其實還是對我等抱有期望的,他們如今應該或是首領擔心手中權力被剝奪,或是在觀望看浪穹州歸附我大唐後的情況。”
“陛下寬仁之心,已然展露足夠,我等如今該做的便是讓他們明白,我大唐有帶他們富貴的辦法.......”
他微微一頓,對著李世民拱手:“臣最近已經著手以官府的名義,從民間招募一批願意前往南六詔經商之人,給予他們部分投資,在輔以我大唐紡織技藝。”
“南六詔紡織技術低下,若在我大唐的幫助下,有所改觀,其效果也更容易引起關注。”
李世民眉頭稍稍舒展,好在是有法子的。
也不枉費他大唐皇帝李世民,這段時間屈尊降貴,親自走訪了南六詔幾方。
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局,只要再用個兩年,南六詔必定能夠完全歸附!
李世民挺起了胸膛,眼中閃爍著亮光。
“古有諸葛武侯七擒孟獲,而今朕親帶南六詔脫貧歸附,不信今後我大唐還會有南境之危!”
正待這邊李世民雄心勃勃,準備如同以往一般,前去自己的御書房批閱今日的文書。
忽而卻見太監快速來報。
“啟稟陛下,長安孫義孫公公前來,說是帶來了太子殿下的旨意。”
太子的旨意?
李世民先是一喜,心道這臭小子還知道聯絡咱這個父皇。
緊接著,回過味兒來的他便又不由得老臉一黑。
艹!
太子給朕的旨意?!
也便是那逆子才能幹出來這等混球破事!
好歹也是當了爹的人了,竟還是這般不著調.......
李世民陛下心中冷笑,一副大人不和小孩子計較的模樣,擺了擺手:“讓他進來吧,朕倒是要看看,朕的這個太子殿下,有何旨意~”
成都府刺史盧仕明戰戰兢兢,起身想要告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