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都已經有了一定的傳播性。
眼瞅著距離貞觀二年的年關就剩兩個月左右的日子,李承乾這個大唐的太子爺,也不得不開始思索,貞觀三年的發展方向。
“主要還是缺人,看樣子,貞觀三年要在教育和吏員培訓和考核上,多下一些功夫了.......”
李承乾口中喃喃著。
如今的大唐,儼然已經如同那飛馳在太原府到長安鐵軌之上的“貞觀號”一般。
正式的步入了正軌。
兩三年披星戴月,宵衣旰食的疲累和堅持,在這一刻終於是有了顯著的成效。
“太上皇也瘋跑出去快一年了,雖說給大唐陸續送回來幾十萬的奴隸,但戰線也的確是太長了,該讓他們放緩一些腳步了.......”
壽功殿外的臺階之上。
李承乾負手而立。
口中喃喃自語。
“蒸汽機和火車都有了,大唐真正的成規模的工業革命,也該開始了......”
......
高昌。
曾經的高昌王城依舊挺立,卻不見當年高昌王麴文泰和那些高昌貴族的影子。
如今的高昌城,有了一個新的名字。
大唐西洲郡!
歸屬隴右道節制。
而如今的西洲,卻儼然已經成為了大唐西征大軍的橋頭堡,大本營。
大唐皇家軍事郵政司、大唐皇家醫學院軍醫司、大唐軍械鍛造司、大唐商務司......各種各樣的衙門,都已然是在這裡,成體系的完成了組建。
波斯、吐蕃、突厥、阿拉伯各個國家的商人都在這裡雲集。
被大唐掌控的西域商道,熱鬧程度超過了以往數倍。
&n的跑啦!這孫子也太tm能跑了吧?”
裴寂有些懷疑人生般的聲音,在此刻的西征大帥府之中響起。
所謂的西征大帥府,其實就是當初高昌麴氏留下來的王宮。
“哈哈哈,跑唄,他能跑,我大唐就能追,這天下總會有個盡頭的。”
大半年的西征,不僅僅沒有讓這位六旬的太上皇,出什麼問題。
反而身子骨,好似都越發的康健了起來。
裴寂此刻趕來的時候,李淵還正在進行著日常的鍛鍊。
裴寂無奈。
倒是一旁的蕭瑀看得開,輕笑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