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太子殿下是準備讓孔穎達去的,孔穎達老邁,身子骨更是沒有了以往長安那邊康健,但如今太子殿下麾下的確是缺乏老成持重,且能教化一方的人手。”
魏徵:“嘶!!!”
“李老,虞老,此乃大功啊!此乃標榜史冊,青史留名的大功啊!太子殿下的意思是,要讓下官去治理那貝加爾郡?!”
什麼對魏氏親族的擔憂,和對未來前途的迷茫。
這一刻都隨著這個訊息的出現,被魏徵當場拋到了腦後。
李綱二人含笑點頭,隨後卻是又搖了搖頭。
見魏徵著急,這才笑呵呵的繼續說道。
“老夫已經說了,原本的人選是孔穎達,雖然他此前誤會了太子殿下的政令,在教育改革之上犯了錯,但這一年來的時間,他之後的事情也都幹得非常出色。”
“他已經非常瞭解當今太子殿下,需要什麼,且不允許什麼發生......”
“魏徵,你想要得到這番青史留名的差事,就必須首先要讓殿下明白......是你懂他的。”
虞世南輕笑著撫須,一臉調侃:“魏徵你怕是還不知道吧,如今太子殿下每次有人提到你,第一印象就是你那又臭又硬的脾氣,換句話說......太子殿下認為你對他並無忠誠。”
“這怎麼可能?!老夫對太子殿下推崇備至,試問這天下,這華夏古今還能有誰比當今太子殿下更加英明的?!”
“老夫怎會對太子不忠?!”魏徵憤怒大叫。
見李綱和虞世南兩人含笑不語,似乎是根本不相信一般。
魏徵不由著急辯解起來。
“老夫在長安只是,對太子殿下在幷州的各項政令,還有軍務方針都有研究,那《大唐新報》《大唐軍報》還有商報甚至是醫報老夫都看過!”
“便是那房玄齡和杜如晦,在長安之時,都需要請教老夫!”
“老夫怎麼可能會對太子殿下不忠?!”
李綱輕笑一聲。
“你跟我們二人說有什麼用,現在的問題是,你要讓太子殿下相信你。”
“是名曰流放,實則給你貝加爾郡刺史之權,還是真的流放,讓你去那邊吃苦頭,而這封標榜史冊的功勞依舊交給孔穎達,可不是我們二人說了算......”
.......
“太,太子殿下,嘿嘿,您在用膳啊......下官多有打擾......”
午膳時分。
李佑、李治、李貞三個還在太原府的皇子,一臉錯愕的看著眼前這個佝僂著身子。
明明腰間還佩戴著象徵著正五品上的青魚袋,一副卑微討好的模樣,卻是和自家皇兄身後的王德他們有得一拼的身影。
誰能夠想到,眼前之人竟然是那位在民間都傳聞剛正不阿,不畏強權的諫議大夫,魏徵魏大人呢?
魏徵此刻手中捧著一份經過認真梳理,甚至還請教了李綱和虞世南兩人做了修改的,《貝加爾郡五年發展計劃》,小心翼翼的觀察著此刻李承乾的反應。
“東西拿來吧。”
聽到李承乾一聲吩咐,魏徵瞬間一喜。
急忙便是彎著腰,將手中的文書呈遞到了李承乾的手中。
《貝加爾郡五年發展計劃》:1、首先以穩定當地民生、借鑑鎮北道突厥融合之策,大力發展畜牧業以及牧草種植,保證貝加爾郡可以在一年的時間裡,實現自給自足的同時,維持當地駐軍的日常消耗。
李承乾微微頷首,至少沒有真的像什麼讀書讀傻的文官們一樣。
面對那些被打敗統治的突厥和回紇族百姓,上來就搞什麼漢化融合......
不過受限於資訊的不足,魏徵根本不知道,那被中原稱為北海的貝加爾湖,究竟具備多麼豐富的資源。
儲備極大的淡水以及廣袤的土地,讓這裡發展農業便是相當不錯。
另外大量的野獸以及數千種植被的天然資本,讓這裡也可以發展狩獵和採集。
另外貝加爾湖周邊還有大量的礦產資源......
李承乾什麼都沒有說,這些之後補充上便可,他耐心的看著魏徵那文書之上後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