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猛地將杯中酒水一飲而盡。
眼眶又是泛紅。
“這日子,莫說是小老兒一個鄉野匹夫,便是曾經鄉里的富戶也不敢想吶,殿下......您必定會是一位明君!”
“有您在,小老兒便是合了眼,也不擔心家裡這兩個兒子,遭了什麼劫難。”
趙家老大和老二,趕忙將自家父親攙扶住。
李承乾神色複雜。
如今趙老他們家裡的生活好嗎?
好肯定是好的。
畢竟如若不好,他這數百個日夜的勞碌,又算得上什麼呢?
但這才多久?
好日子不過過了幾個月,竟然讓這位在大唐已然算得上是高壽的老人,不辭辛勞,千里迢迢的趕來太原府謝謝他。
李承乾只覺得這大唐的百姓,是真的容易滿足。
好在一旁的李佑是個機靈的。
見氣氛有些沉重,急忙便是出聲開始詢問起了一些合河縣周邊百姓們的農事情況。
午膳的飯菜自然是吃得趙家兩個兒子差點沒有把舌頭吞下去。
不過,早已經過了口腹之慾年紀的趙老頭。
卻更多的是高興的和太子分享他們那邊的一些事情。
什麼焦牛村如今學堂已經教授識字有快半年了,就連他如今都識得一些字了。
什麼村裡的村正聽說了村正可以晉升進入縣衙,擔任吏員。
每天都忙碌著拾掇村子的環境,平整了村路,還集資給村裡的一個鄉醫,蓋了一間醫館,讓他們能更便宜的看病買藥......
直到最後趙老頭迷迷糊糊邊喝酒,邊聊天,終於是醉了。
被人攙扶著下去休息之後。
李承乾都久久無法從這種複雜的情緒之中掙脫出來。
壽功殿,恰巧前來上值的太子太保李綱看到這一幕,不由笑著撫須。
看著此刻那站在殿前臺階前的背影,感慨一聲。
“老夫不是未曾想過,世間明君愛民如子之相,究竟該是何等模樣。”
“商周之文王,漢代之文景,愛民如子不過輕徭薄賦,釐清正法,百姓便是說什麼明君,也最終不過幾畝薄田多得幾分糧食收入。”
“百姓之苦,恆矣,縱使可上呼得一宣告君盛世,這盛世於他們又有幾分關係?”
“衣著無有得幾分華美,學識不增得三分明慧”
“上依舊無出人頭地之機,下受不得半點天災人禍之難.....我華夏賢明之君多矣,然無一人可稱的上萬世之君。”
“縱始皇之偉業雄功於此,亦不足為道!”
說著說著,李綱的眼睛,竟也是不由的泛起了幾分紅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