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新報》:“貞觀四月初三,吐谷渾與我大唐就邊境大非川與赤水源,展開第八次談判,談判期間,吐谷渾現任太子慕容順,正式承認並接受我大唐對於大非川與赤水源的租借條款,然而在接下來對於兩地原吐谷渾百姓的歸屬問題上,再次陷入僵局.....”
《大唐日報》:“貞觀四月二十六,經我大唐幷州道行臺尚書令,鎮北道行臺尚書令,靈州刺史,涼州牧,天策上將,太子李承乾決定,自即日起,分別於大非川,赤水源二地,建立青海城,赤水城兩座城池,有意參與投標建設者,可於貞觀五月初至月底,前往太原府新政推行司詢問細則......”
《大唐官報》:“貞觀五月初,吐谷渾太子就大唐強行建城一事做出嚴正抗議,被陽成宮駁回。陽成宮秘書處透露,如果五月底前,雙方無法就和談一事,做出最後交涉,大唐方面將就此宣佈雙方談判正式破裂,大唐鐵騎將再次進入戰爭狀態......”
《大唐商報》:“貞觀五月二十七,幷州道太原府新政推行司正式宣佈,赤水城城牆及城內主幹道及地下排水系統投標案中,晉陽蘇氏商號,太原郡汾州平陶縣侯氏商號,涼州李氏商號中標,三家商號宣佈將會在當地優先招募原吐谷渾平民和奴隸,僱傭做工......”
一轉眼,再次兩月過去。
大唐和吐谷渾,就大非川和赤水源兩地的歸屬問題,終於隨著期限的不斷後移,以及大唐這邊非常配合的做出一副,再次推進的陣勢之後。
在慕容順的多方遊說和利益拉攏之下。
終於是有了最後的結果。
陽成宮,顯德殿。
李承乾看著手中這份李玄運送來的文書,一旁,這段時間終於將太原軍工廠建立並且捋順生產的乾英英,整理著秘書處送來的,需要李承乾批覆的文書。
“呵呵,孤的這個慕容賢弟,看來還是很能幹的嘛......”
兩個月的時間。
別看大唐似乎一直在和吐谷渾這邊扯皮談判。
然而,大唐在大非川和赤水源兩地的佔領和消化,卻是一點都沒有停止。
就如今,一套如同雁門關養殖區那般的模式,已然是在李玄運的親自坐鎮,以及幷州道的輸血之下,迅速的建立了起來。
儘管雙方談判條件都還沒有敲定。
大唐這邊卻是,吐谷渾難民該收留收留,該入籍入籍。
有著薛萬徹和阿史那社爾在那邊守著,就如同定海神針一般,根本不是吐谷渾能夠阻止和撼動的。
甚至於,期間在雙方談判停滯陷入僵局的時候。
在得到了慕容順的暗中傳信之後,阿史那社爾當即帶著突厥狼騎,殺入了吐谷渾的更深處,襲擊了好幾個部族。
來了一波解救被吐谷渾貴族壓迫的平民百姓和奴隸的正義行動。
終於,在折騰了兩個月之後。
吐谷渾大汗慕容伏允見越耗下去,大唐反而要得愈多,甚至於談判的條件之中,不少大唐都直接要憑藉硬實力完成了。
最終也不得不跪在慕容氏的祖墳前,哀嘆著同意了大唐的條件。
於是,就這樣,在李承乾這邊看過,並且點頭同意之後。
大唐太原府國賓館。
在數百太原府官員,各國使臣,以及大唐名臣的見證下,一份誕生在貞觀元年,但卻註定要被載入史冊的不平等條約,新鮮出爐。
《貞觀唐吐兩國親善條約》
原吐谷渾青海西南大非川,青海東南赤水源一帶,以140萬貫租借給大唐50年,准許大唐在兩地建城並擁有兩地百姓治理之權。
賠償大唐軍費,及多年劫掠邊城損失,共計377萬貫,以大非川和赤水源兩地租金抵償部分,令需在貞觀元年末,賠償第一筆款項共計40萬貫。
承認大唐上國地位,太子繼位遵守唐皇指派。
吐谷渾慕容氏,白氏,紇拔氏三族需組建五千精銳騎兵,接受大唐派遣,隨軍征戰。
雙方簽訂《勞工自由協定》,保證吐谷渾百姓有自由前往租界區及大唐務工的權力。
大唐幫助吐谷渾在兩年內,至少在吐谷渾境內建立一百所漢家官學,吐谷渾王室及貴族皆需前往接受漢學學習。
確立原吐谷渾大寧王慕容順,為如今吐谷渾唯一正統太子,及大汗汗位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