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雀,眼下火器司的生產效率,一月可以拿出來多少把這樣的火槍?”
聞言,早就等著自家皇兄詢問的李泰。
嘿嘿一笑,當即拿出一份有著詳細文字記錄的文書。
“眼下火器司只有一條這樣的生產線,而且熟練的工人數量也不算多,按照皇兄你說的流水線,分別生產火槍的不同部位,原材料充足的情況下。”
“一月可生產一千把!”
“不夠!”李承乾搖了搖頭。
又看了一眼李泰。
這小子終於研究出來了心心念唸的火槍,最近也應該就要啟程前往洛陽了。
李承乾忽然看向一旁的乾英英。
“英英,孤給你分一千東宮六率精銳,由你來負責,在太原府城外建立一所太原軍工廠,原火器司的那些人,全都歸你調配”
“儘快擴大人手和生產線規模,至少.....”
李承乾沉吟了一下:“至少要保證一月五千把的生產量,需要什麼,直接找蕭銳要,實在不行,就來找孤!”
乾英英一愣。
而一旁的長孫無忌更是張了張嘴,心想這等重要的機構,交給一個女人負責是不是不太好。
然而,注意到李承乾似乎已然預料到他態度,而瞪過來的眼神。
當即抿了抿嘴,選擇了沉默。
“殿下放心,奴婢保證完成殿下所託!”
李承乾滿意的點了點頭,注意到一旁李泰明顯想要說什麼的樣子,淡淡一笑。
“你身為魏王,有八百的兵卒名額,孤準也組建一支火槍隊,不過醜話說在前面.....火器技術,乃是我大唐國家機密!”
“你我的腦袋可以掉,但是火器機密不可洩露!”
“哈哈哈!皇兄你就放心吧!”
翌日。
隨著太原府如今識字率的提升,以及生活水平和收入的提高,每日買一份《大唐新報》,幾乎也已經快成為了太原百姓們,每天的日常。
各大工坊,商鋪,酒店更是每日都有一定數量的訂閱。
然而。
這一日就在大家或是拿著家中烙好的蔥油餅,或是在街邊的早餐鋪子喝一碗老豆腐的時候,報紙上的一則醒目標題,卻是瞬間驚得所有人愣住。
《大唐新報》:“為保障幷州道新政推行,穩定商路安全,防止周邊敵國和匪患劫掠邊境,經皇帝陛下准許,太子殿下決定擴編招募新軍,五萬人......”
“臥槽!快,臭小子別吃了,快,快去水泥廠那邊通知你兄長,太子招兵了!讓他去試試!快!”
“招兵啦!太子殿下終於又要招兵啦!”
“快,快看看去哪裡報名......”
大唐,長安,甘露殿旁的木樓之上。
“啊欠!”
一聲噴嚏猛然從李二的口中噴出。
正看著吐谷渾信使,送來的慕容伏允的親筆信的李世民,不由得吸了吸鼻子,本能的將目光朝著幷州的方向看去。
“那小子,應該,大概,也許......不會給朕找麻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