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朕的太子,不會親自來見朕嗎?還是說外面的雪太厚,把東宮來朕甘露殿的路都堵死了?”
李世民嘴角笑容緩緩消失,身後房玄齡兩人急忙低眉垂首。
王德低頭,手中捧著錦盒。
“啟稟陛下,太子殿下如今正在東宮處理一些公務,據說是準備在來年於幷州道,建造一些大工程。”
“哼!倒是個好藉口,如今回了長安了,還是這副勤政的模樣,朕這個皇帝可比不上他啊.....”李世民不陰不陽的冷哼一聲。
最終還是接過錦盒。
當看到裡面足足七個卷軸的剎那,整個人差點沒有當場把錦盒丟出去。
“這,這逆子!莫不是真的以為朕拿他沒有辦法?!”
幾乎是想都不用想。
就如同房玄齡他們送來的那份,要求誅博陵崔氏九族的教旨一般,這七份教旨,必定又是七份條件。
李世民當場被這個太子的大膽氣得不輕。
若非是腦海中那傳國玉璽的模樣,一遍又一遍的閃過,此刻的李世民怕是直接就將這些教旨丟了出去。
開啟第一份。
“武德九年,二月,壬子”
“奉天承運太子,東宮教令”
“漢中郡王,錦衣衛指揮使,皇三子李恪,躬於社稷,洞察奸佞,察覺博陵崔氏心懷反義,不顧危覺累害,運籌帷幄,滅隱患於始首,未及博陵百姓於水火”
“孤心甚慰,晉封漢王,領登州大都督,賜長安王府一座,金萬兩”
“大唐東宮太子,李承乾”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李世民怒極反笑,揚了揚手中的這封太子教旨,張了張嘴,發出一聲冷哼。
將教旨丟給面前的房玄齡兩人。
隨後又拿起來下一份。
“奉天承運太子,東宮教令”
“越王,皇四子李泰,躬於社稷,悍勇無畏,隨太子北伐突厥數戰,與生死之間亦未曾墮我大唐軍威,另於幷州新政改革期間,精於文治,主持新學新報,扶正民心,文武雙全”
“孤心甚慰,晉封魏王,領洛陽刺史,賜長安王府一座,金萬兩”
“大唐東宮太子,李承乾”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李世民咬牙點頭:“好啊好啊,太子倒是個有法子的,難怪朕的這些皇子和後宮妃子,一個個對朕的太子如此推崇,他倒是會收買人心!”
“一個漢王,一個魏王,還要朕給他登州,還要洛陽!哈!”
“朕的這個太子,倒是一點都不怕撐破自己的肚皮!”
房玄齡兩人滿頭大汗,慌亂接過李世民丟來的第二份旨意,看著上面的內容,頓時倒吸一口涼氣。
這位太子,這,這是已經不滿於幷州道了嗎?
將忠心於自己的兩個皇子,一個分到河東道的登州,一個分到河南道的洛陽.....
一個是面向汪洋,可以用於組建水師的沿海州縣。
一個是有著東都之名的古都洛陽,蒞臨運河,貫中南北.....
李世民又是開啟下一份。
僅僅是隻看了一眼,就怒罵一聲,直接丟給了房玄齡兩人。
“好啊,要朕封宜陽郡王李佑為楚王,還要讓朕准許他前往幷州,呵呵”
李世民越是往後看,手上的動作就越是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