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被身旁隨同而來,一同參加吏員考核的好友激動拉扯著。
而他,卻是呆呆的看著甲榜幾乎末端的一行名字。
“靜樂臨時縣令,胡馬,卷分427,國政附加題17分,正式留任靜樂縣縣令”
胡馬口中不由哆嗦起來。
“成,成了,我真的成了縣令了!我成縣令了!”
他竟是情不自禁的哭嚎起來。
如果說,之前的他,只是一個領著縣令的俸祿,卻沒有長安那邊留檔的“臨時工”的話,如今的他胡馬的名字。
將會正式隨同這些有了官身的考生們一樣,名冊呈遞長安。
成為大唐帝國正式的一名官員,而且還是一縣縣令。
陽成宮外,凡是榜上有名的人。
各個歡欣鼓舞,遺憾落榜的,儘管一個個也都心有不甘,但在知曉這樣的考核,明年還會有之後,也是紛紛心中給自己加油打氣。
陽成宮,壽功殿之中。
李承乾看著手中的名冊,微微頷首。
“不錯,雖說重要的位置,還是被世族子弟擔任,但有孤和錦衣衛盯著,他們還不敢有什麼小心思,等到教育再普及一些,這些吏員們再多跟隨新政工作推進走上幾年。”
“基本上也都能夠成長起來了.....”
孔穎達此刻一張老臉,笑得仿若一朵老菊花。
他們孔家子弟也有不少參加了考核的,只不過,他們側重任命的主要還是教育,以及幷州道的輿論宣傳方向。
聽到李承乾的話,孔穎達當即拱手拜禮。
“太子殿下放心,眼下太原府周邊至少臨近的三個村子之間,已經建起了一所學堂,郡城之中更高的學堂馬上也能運作起來,配合殿下所說的那些鼓勵識字的政策,屆時幷州道人人識字,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
孔穎達一把年紀了,自從跟隨李承乾來了幷州道。
卻感覺整個人年輕了至少十歲。
每天儘管有著大把的事情等待他的處理,然而,他卻是甘之如飴。
李承乾微微頷首,忽然開口詢問。
“孔志約那邊情況怎麼樣了?孤讓他聯絡的孫思邈,還有大唐其他名醫的事情,也有一段時間了,至今為何還一點訊息沒有?”
孔志約,一直以來被孔穎達安排幹一些儒家子弟乾的事情。
儘管由於家學淵源,對方在這些教育和教材編纂的事情上,也很容易上手。
然而。
李承乾卻是知道的。
孔志約,唐代著名醫學家。
還有另外一個唐代著名的醫學家,蘇敬。
兩人不僅僅醫學造詣頗深,日後更是主持編纂了著名的中醫草藥學典籍《唐本草》。
《唐本草》乃是一本中醫界非常著名的國家藥典,比起西方這類藥典的出現,早出來九百多年。
孔穎達有些遲疑,見李承乾又要因為他不同意自家兒子學那醫藥,一副又要當場呵斥自己一番的模樣,急忙搖頭。
“這個,老夫也不甚瞭解,不過想來應該用不了多久了,殿下在幷州設立帝國大學的訊息,如今已然是在大唐傳開了。”
“想來用不了多久,各地名醫就會紛紛響應前來。”
李承乾這才神色稍稍緩和一些,不過依舊是沒好氣的瞪了對方一眼。
“儒家那些東西,用來教導孩子啟蒙,給人生既定目標確實是一門不錯的經義學說,然在治國一途,孤要的還是真正能夠辦成實事的新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