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時代週刊心裡的怨氣有多大。
日本,很多物資都在往星際飛船上運輸,跟其他國家不同的是,運輸的植物非常的多。
日本也要在火星基地展開生物圈專案了,只有生物圈專案成功,才能讓外星球基地具備可持續性發展。
這一點不光是日本明白了,全球各國基本上都已經明白了,可惜的是,他們明白的太晚了。
天啟集團多年前就開始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已經走到全球的前列了。
看看天啟集團在火星的基地,為什麼可以讓那麼多的人在基地生活,就是因為生態圈專案,已經可以做到完美的融合內部空氣。
這種事情說很簡單,可實際操作起來是非常困難的,想要在非自然情況下做到這一點,需要的相關資料是海量的。
這裡面牽扯到非常多學科知識跟資料,是需要進行非常多實驗跟研究的。
日本的目的很簡單,現在就開始研究,投入巨資不間斷的研究十年,一旦攻克了這個專案。
未來不光是可以在火星建立基地,在其他星球也同樣可以建立基地。
太陽系星球不多,可銀河系的星球極多。
隨著科技發展,星際飛船已經不是制約人類的問題了,星球基地可持續發展才是最大的問題。
可嘆徐平安太狡猾,展開這種研究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公開,一直到火星基地內部圖片曝光之後,才讓各國開始重視生態圈專案。
各國著手研究之後才發現,生態圈不是那麼好建設的,想要讓植物,水,微生物,人,和諧共存維持平衡太難了。
接二連三的失敗,巨大投入都打了水漂。
包括美國,現在也在發愁生態圈的問題,雖然美國是第一個進行這方面研究的,可半路停止了,去年才開始撥付鉅款重新啟動生態圈專案。
想要追上來,沒有七八年的時間別指望能達到天啟集團目前的成績。
這還是有基礎的,向日本這種毫無基礎的國家展開研究,年年巨資投入,沒有十年以上的時別指望達到現在天啟集團的研究成果。
科學沒有捷徑,必須積累。
這個時候,各國的直屬科研機構跟科研人員才開始以嚴謹的態度來審視天啟集團科技力量。
窺一斑而見全豹,觀滴水可知滄海。
天啟集團的科技力量真的讓人心驚,徐平安每年花費幾百億歐元的科研經費真不是白花的。
黑市上求購天啟集團生態圈資料的報價已經到了五十億歐元了,只有求購沒有賣的,徐平安根本就不允許相關資料流出去,防的很嚴實。
天朝相關部門也是難受的,當初跟天啟集團生態圈專案組鬧翻之後,一直是獨立研究的,可這麼多年過去了,取得的成績真的是了了的。
根本就無法到火星進行實地應用。
想跟天啟集團購買相關資料,天啟集團不賣,明確表態,不會對任何人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