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火箭艙門被開啟了,三名宇航員從裡面脫出來一個巨大的金屬臺,藉著工具開始拉著金屬臺朝巨大六面體飛去。
太空當中,沒有引力,一切都靠飄,速度非常的慢。
金屬臺就被固定在火箭跟六面體的介面處不遠位置。
火箭的體表有一個位置,明顯是一種軌道設計,金屬臺固定上去後,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轉。
而且,這種軌道並不是只有一圈,而是整整三圈,遍佈火箭的上中下三個部位,三個部位之間,還有兩個對立的軌道。
只不過這種軌道是隱藏式的,現在沒有顯示出來罷了。
接線,固定螺絲,等等,按照程式忙了半天,才算是固定好。
接下來又從火箭當中取出一節金屬臂開始安裝到金屬臺上,一共安裝了四節金屬臂,這才將一個人手模樣的巨大金屬手安裝上去。
全部檢查無誤之後,金屬臂活動了十幾下,三名宇航員開始相互擊掌。
另一邊也同樣進行這種工作。
完成之後,這才返回巨大的六面體。
這個時候,火箭的箭體開始發生變化了。
不少地方都出現了小塊翻轉,反轉之後出現了軌道線路。
金屬臂開始活動了,透過軌道線路,開始在火箭箭體的上中下三個部位來回的活動,展示了出人意料的靈活性。
兩個金屬臂展開可以相互掛鉤,不展開的時候可以縮成一個金屬方塊,很是先進。
艾德留斯島,天啟島,敦煌發射中心,所有人都鼓掌相慶,第一階段目標完成。
徐平安也跟著鼓掌,這第一步看似簡單,實際上卻一點都不簡單,裡面涉及到很多高精尖的技術。
宇航員連續工作這麼長時間必須休息一下了,明天,在進行冰宮計劃第二步。
很多機構都開始分析起天啟集團這一次火箭發射,很明顯,現在的這一切都不是完全體,肯定還有後續。
後續是什麼,這些人也分析出來了一些,剩餘的四個面肯定還會在進行同樣的對接,至於對接後怎麼玩就不知道了。
接著看吧,看看天啟集團到底要玩什麼。
一夜過去了,第二天,九點三十分,天啟島發射了兩枚火箭,敦煌火箭中心發射了兩枚火箭,四枚火箭飛入太空。
今天的情形跟昨天預料的差不多,四枚火箭都跟六面體對接了,每一枚火箭上都安裝了一個巨大的金屬臂。
看到眼前的這一切,很明顯是一個巨大的空間站,絕對比國際空間站要大上很多。
第三天,敦煌火箭發射中心再一次的發射了三枚火箭,三枚火箭依次在太空中在巨大的六面體下面對接。
很明顯是運輸物資的,運輸的是什麼就不知道了。
完成物資解除安裝的火箭就直接飛回了地球。
第四天,航天員們再一次開始太空作業,在六枚固定火箭箭體之間安裝裝置。
一個多小時後,所有人都知道安裝的是什麼了,碳晶太陽能板,一整天的時間都在幹這種事情。
等全部安裝完畢之後宇航員返回。
位於歐洲的某個衛星控制中心內,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說了一句“真是太漂亮了”。
巨大六面體,火箭箭體之間全部都是一塊塊的碳晶太陽能板,在陽光的照射下非常的迷人,給人一種很科幻的感覺。
所有人都明白,這是動力來源,不用說,昨天火箭運輸的屋子裡面肯定有超級碳晶體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