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是要投資海爾?”張銳敏並沒有很驚訝,其實,他也想到了這種可能性,不是一定,但有一定機率,如果只是因為好奇就跑過來,雖然不能說不行,就是有點過了。
再一個,好奇或者看好,本身也是選擇投資的一個重要原因,既然陳志文都誇讚海爾看重質量,那再投資也很正常。
“對,如同健力寶一樣,我投資了他們,他們也獲得了足夠的外匯,購買海外的裝置甚至技術專利,還有就是能夠讓他們的飲料,進入我旗下的銷售渠道。”陳志文點點頭說道。
“銷售渠道,陳先生的意思是說,健力寶走出海外了?”張銳敏連忙問道,這種事情,他自然不可能知道,想查也行,但之前又跟自己沒關係,自然不會去查。
“這倒沒有,健力寶現在用的是我紅牛在國內的銷售渠道。”陳志文頓了頓說道:“不過那也只是在初期,實際上,現在國內健力寶比紅牛旗下的飲料還要火,他們已經在自建渠道了。
至於國外市場,飲料這個行業,已經很成熟,想走出國外很難,健力寶目前的工廠,還滿足不了國內需求,也就沒走出口的生意,等以後國內市場飽和了,再考慮這件事。”
原先歷史上的健力寶,並沒有走出海外,主打的就是國內,不說其後期沒落的事情,在沒落之前的90年代初期,健力寶在國內仍然高速發展,現在自己投資持有接近一半股分,那些引發健力寶衰敗的事情也未必會發生,且健力寶在國內也發展的更好,所以,考慮海外,至少需要接近21世紀了,這就等到以後再說了。
“那您要投資海爾,不知道能不能讓海爾也走出國外?”張銳敏問道。
“你想做出口生意?我能理解,誰都想賺外匯,可是國內市場,還是很大的,沒必要這麼急吧。”陳志文說道。
在他的印象中,海爾是國內第一家征服歐美市場的國內品牌,不過具體哪一年他就不知道了,可以前看過這方面的紀錄片,當時歐美很看不上華國商品,那就應該是80年代末或者90年代初。不管怎麼樣,張銳敏肯定是比其他人早多了。
“我的目標,就是要讓我們海爾的商品質量,不低於國外進口品牌,我也知道目前差距很大,現在出口不現實,但至少要有希望。”張銳敏說道。
“有這麼宏大的目標,自然是好事。”陳志文點點頭說道:“其實,這個目標也不難,美的就能做到,你海爾自然也可以,你們缺的是最新技術的生產線以及能夠熟練使用它們的工人。
這一點,我們倒是不謀而合,之前我們看的生產線,造出來的冰箱,也的確能夠符合國內需求,但對比國外就差遠了,所以,你們接受我的投資,然後重新購買最新生產線,那至少從理論上,可以實現生產出與美的或者其他國外品牌一樣質量的冰箱。”
“這也只是理論,實際上,人才是最重要的。”張銳敏說道。
“哈哈,對,裝置再好,沒人還是不行,這就要看你們自己的研究學習能力了。”陳志文笑了笑說道:“我能提供給你們外匯,甚至可以幫你介紹優質的裝置供應商,有我們做中間人,他們不敢坑你們,等你們做出優質商品,也可以透過我在海外的渠道進行銷售,可這中間怎麼生產的過程,就得靠你們自己了。”
美的的家電,未來潛力也不小,但再怎麼樣,也不可能能夠做到一家獨大,原先歷史上,最巔峰的,在全球家電市場的份額都到不了5個點,美的必然也會一樣,這是市場規律,沒有行政命令,就不可能改變,任何大市場都是如此,只有軟體網際網路這種是例外。
在這種情況下,陳志文肯定也是需要透過撒網式投資來補充收益的,不僅僅是市值上的目標,還有整個產業鏈,如果海爾還能有原先歷史上的規模,其產業鏈哪怕一小半在自己手中,也一樣有著非常高的回報,同時還能幫助自己穩固產業鏈的地位,規模越大成本越低質量越好,這樣也使得其他同行業公司甚至競爭對手都依賴自己。如同在電子領域的三星。
不過海外的未來家電巨頭現在都已經成型,且潛力還不如國內幾家公司,因此,他自然要重點投資國內的幾家。特別是這些公司還能獲得自己的早期幫助,說不定未來成就會更高。
不過,在資金、資源、渠道方面是可以幫助的,甚至還能讓對方產生依賴性,不過本身的運營、研發,還是得靠他們自己。
“這是當然。”張銳敏點點頭說道。
“這麼說,我們是可以達成初步意向了?”陳志文又問道,其實,目前的國內,海爾這種小企業,能被自己看中,說句不太好聽的,那是榮譽了,且基本上沒的選擇,就是自己想收購,估計地方政府都很樂意同意,這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原先歷史上,在8090年代,很多有潛力的本土品牌公司,都被政府賣給外資了,然後又被雪藏,徹底被外資給耍了。
而自己,也是真心想幫助對方發展的。這對自己來說才是最大收益化的方式。
“海爾並非我個人的企業,而是清島市的地方國企,我雖然是廠長,可也只是一個管理者,不能替工廠決定這種事情,但我想,清島市政府應該不會拒絕這個要求。”張銳敏說道。
“對,他們那邊我也估計沒什麼問題,但我還是尊重張廠長你的意見。”陳志文說道:“與其說我投資的是一個清島市的電器工廠,不如說,我投資的是你,一個非常重視質量的張銳敏。對於我來說,人才是最重要的,沒有你的話,這種工廠的股份白送給我我也不一定要。”
“多謝陳先生的誇讚。”張銳敏有些笑說道,隨後又問:“那不知道陳先生需要多少股份?”
“我在健力寶的股份,是49%,這也是國內合資目前容許的最高股份,你覺得多少合適?”陳志文反問道。
“陳先生,49%太多了,我個人意見的話,是30%股份,政府那邊,我不能做主。”張銳敏想了想說道:“只是,海爾是國有企業,我雖然承包了,但在這種事上,我的建議恐怕沒有效果。”
承包,是政府為了拯救一些瀕臨倒閉還是嚴重地方財政負擔的地方國企,而將經營權授予個人的模式,類似與租賃,雙方達成一個協議,要麼個人每年上交多少錢給政府,要麼就是救活企業後,個人可以獲得多少錢等等。
每個地方每個人每家待承包的工廠不一樣,承包模式也有千百種,但核心的所有權還是政府的。一旦涉及到股份問題,那承包者自然沒權利說話。
特別是承包的前提是企業不行了,現在外資來投資或者收購,企業也就活了,自然也就不需要承包者了,雖說有合同在先,可人家合法違約給補償,也就無法可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