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記憶中的一些前世經典遊戲,數量已經不多了,等這些抖差不多用完了,那美的遊戲就只能靠自己了,因此,現在最佳的方式就是組建第三方平臺,而這個計劃的初期,也是需要自己有足夠經典的遊戲,這樣才能靠著遊戲吸引其他家庭來購買紅白機,從而走向壟斷市場的第一步。
“好的。”雷盛利點點頭說道。
……
5月20日,星期五。
陳志文與一群香港富豪一起搭上了前往燕京的包機。
此次也是應新華社的邀請,香港一些華人富豪及名人一起前往燕京,包括李嘉誠、包玉岡、胡應湘、李兆基等,目的麼,自然是為了討論未來香港如何發展,順便可能還會討論一下各種合作的可能性。
飛機上,陳志文也遇見了武俠大作家金庸,雖然很早就知道他的名字,但陳志文穿越來香港後,還真沒見過他,也可能是因為沒什麼必要吧,畢竟沒什麼商業上的合作,初期自己不出名找人家可能是閉門羹,後面自己出名了就沒什麼必要了。二人在飛機上也聊了一會,不過陳志文也不懂,後面也就只能聊聊內地了。
三個多小時後,飛機便到達了燕京市。
這次並非什麼公開邀請,所以也沒什麼大的接待,一位商務部的局長前來,非常禮貌客氣的將眾人送到了燕京二環邊上的一棟五星級酒店。
改開已經四年多,燕京的改變已經有了不少,路上的腳踏車似乎都變多了一些,接待外賓的能力也好了很多,至少已經有幾家五星級酒店了,不過這些也都是港資或者海外華裔來投資建設的。
當天下午,就有幾位大領導前來與在場的港商協談,不過大領導麼,說的都是官話,支援港資在華投資、保證所有人的收益、互利共贏等等,而真正的細節投資,自然是後續專業的對接了。
來這裡的港商,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專案,如李嘉誠也很早就宣佈要在汕頭建一座大學,這次來這裡,與他對接的就是教育部,胡應湘則是想繼續建跨江大橋,因此被交通部對接,包玉岡麼,自然還是船舶,雖然全球航運已經不太行了,但內地這種剛剛準備做的就更難了,只能找包玉岡這種知名航運家了,另外,因為包玉岡控制了中華電力,大亞灣核電站的專案,也就成了包玉岡的了,他這次來燕京,是最忙的。
至於陳志文麼,其他啥都沒有,只有一個國貿中心的專案,其他的產業投資,基本上也已經完成,不需要他過問太多。
與陳志文對接的是一位對外貿易總局的魏副局長,雖然這個專案在燕京市,但卻屬於中央直管的。畢竟,國貿中心建成後,可不是隻為燕京服務。
“魏局長,請坐。”在梁社長介紹完並離開後,陳志文禮貌笑說道。
“陳先生客氣了。”魏局長可不敢對眼前之人擺什麼架子,要知道,對方就是見了他領導的大領導,也是不虛的,一個人的資產,超過燕京所有人一年的財富總和,這次國貿中心的專案,如果他接了,可是大大緩解了國內財政的壓力。
“這裡有一些普洱茶,酒店裡配的,魏局長嚐嚐。”陳志文笑說道。
“好,多謝。”魏局長嚐了一口後,說道:“陳先生,我這次來這裡,主要就是想與您商量一下,燕京國貿中心的事情,這件事中央也比較重視,我們前期也與和黃的周先生討論過,不知道您這邊,還有什麼問題沒有?”
“位置選址上我覺得沒什麼問題,三環的位置很好,交通也很方便,但我對比了一下紐約市的資料,覺得我們的國貿中心似乎又太小了點?”陳志文問道。
“陳生,按照我們的規劃,第一期的建築,10萬平方米就足夠了。”魏局長說道:“陳生的意思,是要將國貿中心的規模建的更大一點。”
“對,我覺得既然要建,就要建一個超級地標,成為整個燕京市的對外現象。”陳志文笑說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