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產業園?這個名字聽起來很有意思,等過幾天,我會與相關政府職員討論一下,再給陳生答覆,如何?”尤德想了想說道。
“好的,我等著好訊息。”陳志文笑說道。也許一個產業園,不可能長期存活下去,畢竟未來香港的人工成本會繼續往上漲,漲到比歐美還要高,但產業園內數百企業,也許會有幾家乃至十幾家能夠長期存活下來。
畢竟,在原先的歷史上,自然發展之下,香港21世紀也出現了數家規模超過百億港元的製造業公司,雖然這幾家也是將工廠搬到了內地,但香港這邊,至少還是有一部分研發基地及總部的。
再說,人工成本,也不是完全沒辦法解決,比如自己手中的天水圍土地,因為遠離港島,房價就不會離譜的高,人工成本自然也是一樣,在他的規劃中,未來在香港這邊的產業,是可以小部分遷移到天水圍的,同時自己的地產公司也可以在那邊發展,最終形成互惠互利的共同發展。
但總個香港,不能全依賴自己?最好還需要有其他不同的行業。
“高科技產業園”的主意,讓尤德與陳志文聊了幾句後,便告別,隨後走向了其他人。
與陳志文一樣,在場的大部分華人富豪都是明哲保身,不管自己真的是什麼心態,但表面上都是一樣,只有少部分人,為了利益,站在了港英這邊,至於其他會站在港英對立面的,自然也有,不過港府早就有了名單了,自然也不會請到這裡來。比如胡應相,最近在內地大規模投資,一個接一個,港英政府雖然沒說話,但一切都看在眼裡。
半個小時後,尤德拜訪完了所有人,上方地區,拍賣會正式開始,不管真實目的如何,既然名目上是慈善拍賣,那當然得拍賣啊。
拍賣會上的東西,部分是港府的藏品,部分是一些富豪捐贈的。這場拍賣,也會上明天的幾家官方報紙,可以說是能在歷史上留名了,因此,不少人都非常感興趣。
一些古董輕鬆的被拍到了上百萬港元,幾名英資財團的掌門人對此非常的感興趣,一些華人也是如此,陳志文則根本就沒有參與,他的錢,拿去餵狗也不會花在這裡。
一週之後,陳志文得到了港督尤德的電話,港府內部已經原則上同意了這個高科技產業園的計劃,只不過選擇在哪,怎麼建設,還沒有方案,還需要在等等。
陳志文對此,也只能表示“高興”,當涉及到大量土地廉價轉讓,港府的效率,恐怕也不忍直視了,這裡面的利益衝突太大了,早在60年代末,香港工業協會就提出港府應該建設一個大型展會基地,以方便全球的工業採購者前來參觀香港的工業產品,港府自然也同意這件事,但到了80年代,也一直沒成,後續香港工業沒落,這就更不用考慮了,最終不了了之。
時間很快到了9月,這是香港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個月。
不過,鐵娘子摔跤還要到月底,而月初,另外一件大事發生了,香港的一家知名金鋪,謝利源倒閉了。
這是一家百年老鋪,在清朝時期便已經存在,歷史悠久,在整個香港知名度很高,不夠因為家族式的經營模式太過於保守,因此遠不是周大福、謝瑞麟的對手,規模上很早之前就被後生給超越了。
原本保持這樣的模式,也沒有問題,不求大富大貴,但整個家族瀟瀟灑灑的活一輩子輕輕鬆鬆,怎麼說規模也有上億港元了,在80年代的香港,也算得上是地位不低的富豪家族了。
可惜了,現任家族家主眼紅房地產市場的利潤,絕對二次創業。
一句話說的好,不怕富二代吃喝玩樂,就怕富二代努力奮鬥。
當代家主為了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推出了一款“千足金積存計劃”,也就是類似銀行存款,使用者花錢在這裡購買黃金,但黃金存放在謝利源,等以後想要套現之時,謝利源金鋪會按照當日黃金的價格來返還資金,同時,謝利源金鋪也會提供一定的利息。
這樣的專案,立刻受到了很多喜歡投資黃金消費者的歡迎,既可以有利息,還可以參與黃金投資,而謝利源金鋪理論上只需要將消費者的資金拿來買黃金,如果消費者套現,再出售即可,利益來源,就是吸納的大量資金。
但實際上根本不是如此,謝利源金鋪將這些錢,拿去投房地產了,結果左邊兩年前國際黃金價格大漲,右邊目前香港房價下跌,雙重打擊之下,整個公司的資金鍊就出現了問題。
不過問題都是滯後的,畢竟,很多人將資金存在這裡很長時間,以其他人的資金,來補償早來取錢的客戶,然後直到82年9月公司資金徹底斷了。
這引來了無數曾經購買過黃金“期貨”消費者的恐慌,紛紛的前往謝利源金鋪取出自己的資金,或者黃金。
但此時此刻,謝利源金鋪早已人去樓空,賬上資金不足百萬,哪還有能力還錢。
翌日,不知道哪來的風,傳出香港的華資銀行之一恆隆銀行與謝利源金鋪關係密切,且是謝利源金鋪的股東,於是,一堆手持謝利源金鋪發行的黃金券的投資者跑去了恆隆銀行,要求恆隆銀行兌換現金。
這本身就是莫名其妙的事,自然遭到了恆隆銀行的拒絕,銀行與很多企業關係都很密切,怎麼可能替企業承擔責任?
但不良反應很快就來了,市場上又傳出恆隆銀行的取款支付發生問題,加上之前謝利源金鋪黃金券持有者在一家恆隆銀行分部聚集,被無良媒體一上報,立刻渲染成恆隆銀行遭到了擠兌。
於是,真正的擠兌就出現了,第一天,恆隆銀行被取走了7000萬港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