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名劍,還是其他的劍。
都想跟著餘真意,畢竟餘真意身上的劍氣,讓他們真的很享受。本來,是萬劍真人帶他們出來的,可以知道萬劍真人的資質是真的高。
它們同樣願意跟著餘真意。
沒想到,餘真意竟然只要一把劍,不想要別的劍。一時間,所有的劍都怒視著真武劍,而且四周劍氣,紛紛逼近真武劍。要知道,這些可都是古往今來的寶劍。
它們若是同時朝一件別的寶貝釋放鋒芒, 那件寶貝說不定早就炸裂了。
可真武不同,它環繞在餘真意身邊,絲毫不懼。
這個時候,餘真意安撫了一下四周的劍,順便釋放一些體內的劍氣。
劍,分三等:庶人劍、諸侯劍、天子劍。行兇鬥狠,招搖過市,為庶人之劍;以勇武為鋒,以清廉為鍔,以賢良為脊,以忠聖為鋏,為諸侯之劍;
以七國為鋒,山海為鍔,制以五行,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舉世無雙,天下歸服,為天子之劍。
劍,是兇器。劍,也是百兵之君子。劍雖雙刃,關鍵,卻是在執劍之人。
超越凡人、掌控命運的力量,天地間那種超越凡人、在冥冥中掌控命運的力量到底是什麼?
高山變成深谷,滄海化為桑田,夏冬的枯榮,國家的興衰,人的生死,真的是神秘莫測。
十年可見春去秋來,年可證生老病死。千年可嘆王朝更替,萬年,可見斗轉星移。凡人如果用一天的視野,去窺探百萬年的天地,是否就如同井底之蛙。
餘真意嘆了一口氣:“既然如此,你們跟著我走吧,一起離開這地方。出去之後,再為你們令尋一個主人。”
萬千寶劍默然,只能這樣了。
餘真意想帶走這麼多劍,也是很不容易的,只能在自己的丹田竅穴內,開闢一個洞府,用來帶走寶劍。這一步,則是需要邁入第三境,也就是開江境界。
於是,他坐下來,打算悟道破境。
剛剛說自己破境太快,想來修行一下,但是沒辦法,發生的事情太多,只能破境。不然這麼多的仙劍,該怎麼帶走?餘真意真是很無奈。
所謂太虛者,上無極,下無際,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渺渺兮若浮雲,蕩蕩兮若流水,俯仰上下,天地至真,一虛一實,相為表裡,內合人身,與彼無缺,目分左右,乃成日月,一文一武,曠照天地,曰:“子有日魂造生形,午有月魄凝神靈,東西坎離水火勝,太陰太陽胡相抱。”
古有我目合日月,我心同天心,北水太乙流淵海,南極陽炎焚天心,東木清靈韻不已,西峰金精太堅革,中極厚土黃極殿,五行刑刑自相剋,悔辱向反造化機,觀道內照體真。
餘真意默唸心決,開始破境。
突然之間,有三把劍,來到了餘真意麵前。
這三把劍顏色各異,直插餘真意的眉心。
真武劍都沒反應過來,這三把劍就已經進入了餘真意的沒心,消失不見。
餘真意頓時陷入了一種玄之又玄的境界。
傳說,呂洞賓師從漢鍾離,習得大道天遁劍法,龍虎金丹秘法。他有三把劍,一把用來斬斷貪婪嗔怒之心。一把用來斬斷愛慾之心,一把用來斬斷煩惱之心。
呂洞賓的寶劍共有三把,這三把寶劍是呂洞賓遊歷人間時候尋找材料煉製所成。這三把劍既“劍現靈光魑魅驚”,鎮邪驅魔,也可以斬去自己貪念,十分的神奇
在餘真意的腦海中,頓時出現了呂祖傳承。
呂洞賓學劍之後,刻苦鍛鍊,“百餘歲而童顏,步履輕快,世以為神仙。”呂總是身負寶劍,雲遊四方,有時以劍為筆,題詩寫賦:“欲整鋒芒敢憚勞,凌晨開匣玉龍嗥。手中氣概冰三尺,石上精神蛇一條。”
呂修煉高超的劍術,忍受修行的苦勞。凌晨開匣取出銀光閃閃的寶劍時,發出“龍嗥”般清亮的響聲。即使冰凍三尺,手中劍愈練愈勇,氣概豪邁,以劍砍石,火花飛濺,留下蛇一樣深深的劍痕。
身為一個無拘無束、無牽無掛的出家道人,能凌晨即起,在寒風冰雪中苦練劍法,其堅強剛毅不畏苦勞的性格躍然紙上,讓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