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的時間,一閃而過。
這幾天,餘真意沒有走出去,一直留在屋子裡,也沒有真的去跟那兩兄弟熟悉熟悉。在他看來,這一次屠龍,只是一次普通的修煉罷了。
不認識的人,真人的沒必要,搞得那麼熟悉。
熟人,反倒還真的不好下手。
這一天,正是屠龍的日子,落日宗,留下一些弟子留守宗門。還有一些弟子,跟著宗主杜翔,在總門口等著幾人。屠龍大會,一共有四方勢力。
杜翔,帶著三位長老,站在最前方,實力驚人。
然後是一對道侶,兩位劍仙。男的模樣普通,女的倒是長得很不錯。可那個男子,是除了宗主杜翔,唯一的乘風境界修士。看著老實,實際上非常強。
然後是樓一和樓二兄弟兩,別看樓二腿腳不變,其實他也暗藏殺招。
最後就是餘真意了,他帶著彩雲,手上還拿著一些零碎的糕點,沒有一點專心的樣子。彩雲在一旁,很是無奈,卻也沒什麼辦法。
首先是落日宗的長老,表達了不滿:“餘公子,我們這一次,可是去屠一條乘風境的惡龍,你可不要掉以輕心。若是出了什麼事情,我落日宗可是不會負責的。”
這話說的絕情,不過在場的各位,都沒有什麼反應。
因為這,才是殘酷的現實。
若是落日宗,說要庇護他們,那才是有鬼嘞。落日宗就是想借助他們的戰鬥力,去消耗那惡龍的戰鬥力。而這三批人,不過也是想撈點油水罷了。
龍之居所,必有寶貝。
大家都心知肚明,不會太相信對方的。
餘真意笑道:“我知道的,等會不會划水,還請你放心。到時候見到惡龍,我絕對第一個出手。長老若是不放心,可在後面壓陣。”
見他這樣說,那長老才不再說話。其實他根本就不想管餘真意的死活,只是怕他不出力,在後面撿起現成的罷了。既然他決定先出手,那麼去當炮灰也好。
在場的三夥人,對餘真意又輕看了幾分。
都覺得他是個愣頭青。
餘真意卻懶得積較,反正他是來修煉《靈龜鎮海決》的,在那惡龍面前,不說有多厲害,最起碼自保沒問題。要知道,靈龜不僅活得久,而且龜殼堅硬,更能逢凶化吉。
就這樣,在宗主的帶領下,大家一起朝惡龍的地方奔去。
只有兩個乘風境修士,所以沒有選擇飛行,而是在地面上,以極快的速度,朝遠方進發。惡龍所在的地方,是一個名為花垣的縣城,邊上有條白水河。
杜翔在路上,給他們講解了白水河的傳說。
傳說從前河裡有條白色的蛟龍,經常興風作浪,洪水爆發無常,人們無法在河上架設橋樑。兩岸人民活活被隔開,無法進行交往。為了解決隔河之苦,他們也曾不惜代價要在河上架設橋樑。
但由於河面較寬,又沒有高明巖匠,加上蛟龍作怪,多次修橋,都沒有成功。兩岸人民要走親戚,互通有無,只好搭起臨時浮橋,冒險從浮橋上透過。
可是每年春夏之際漲春水時,蛟龍就推波助瀾,搭起的浮橋就被洪水捲走。這樣年復一年,代復一代,給兩岸人民帶來只是痛苦和淚水。
有一天天,從鎮龍山下來一個姓雷的老巖匠來到白水河邊,看到兩岸人民飽受苦難的情景,和鄉親們對白龍危害的訴說,他憤憤不平,決心要在這裡修建一座石拱橋。
雷巖匠祖祖輩輩都是巖匠,吉崗坪坳就是他的老屋場,為修吉崗坪的鎮龍山他被選為掌壇巖匠師傅,鎮龍山修好後,他就住在鎮龍山上。
他雕龍成龍,刻虎成虎;逢山能開路,逢水能搭橋,真是藝高膽大,樣樣在行,人們也叫他為雷巖王。白水河兩岸人民聽說雷巖王要到這裡修橋、鎮龍,人人高興得不得了,家家有錢出錢,有糧食出糧食,有力出力。
開山鑿石,日夜苦幹。經過三年零六個月的日日夜夜,一座五拱青石料巖橋就快要合攏了,雷巖王為了降服白水河的蛟龍,就在合攏處雕了一條白龍,將白龍夾在中間,以示懲處。
終於一座寬三丈,長十餘丈,高七、八丈的五拱大石橋橫跨兩岸,豎立在白水河上。
攝於雷巖王的法力,白龍被降服了,不敢作亂了。兩岸人民走親訪友,互通訊物、結親嫁女、騎馬坐轎,經過穩穩當當石橋上,好不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