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大明朝不是一直都在恢復生產嗎?怎麼你大哥那邊財政還緊張起來了啊?我這些日子雖然的確是揮金如土了些。但也不至於供養不起我這點兒消耗吧?”
聽到楚澤問起這些稅收上的事情後,朱棣直接攤了攤手。
這種事,問他簡直就是白問。
他本身對這些事情不感興趣,自然也就很少去關心這些事。
而一旁的朱楨,比起滿腦子都是打仗的朱棣來說,也就要稍微的靠譜了一些。
他微微猶豫了一下之後,這才開口說道。
“主要還是父皇為了鼓勵讀書人考取功名,讓天下學子都可為我大明所用。所以便設下了規矩,但凡身上有功名在身者,都可以不用繳納賦稅,不用服徭役。”
“本來一開始還沒什麼的,但是近些年來,朝廷的賦稅有明顯的下降的趨勢,雖然很少、但是卻很明顯。”
“而最近幾年,各地多災,國庫基本上都在忙著出錢賑災。這才導致大哥那邊略顯緊張了起來。”
“.”
當楚澤聽完了朱楨的話之後,他一時間竟有些無語了起來。
身上有功名在身者,皆可免除賦稅,免除徭役.
這事兒,他居然給忘記了!
被朱楨這麼一提起之後,他這才想起了老朱這又一坑死人的規矩。
身上有功名者,可免除賦稅。
這一條讀書人的特權,可以說完全就是扯上扯的事情。
尤其是在明朝時期
朝廷大肆鼓勵民間寒士如考科舉。
然後這些人考取了功名之後,所需要經歷的第一件人生大事,就是被人搶婿!
沒錯,就是搶。
字面意思的搶。
很多富商豪紳,都會安排人去放榜的地方等著,一旦知道誰考取了功名,那就會第一時間把這個人搶回家,然後拜堂成親。
造成這樣現象的根本原因,並不是考取功名的人多麼受有錢人的看好和追捧。
而是因為,如果家中出了一位有功名在身的女婿的話,就可以把大量的田地都歸在他的名下。
從而合法且合理的免除這些土地的賦稅。
所以這也就造成了兩個問題的誕生。
第一種,因為這些富商豪強們的看重和搶奪,導致用功名的人,身份和地位都逐漸被吹捧的越來越高。
幾乎是完全的凌駕於了其他職業之上太多了。
而第二種問題,就是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土地,都併入了這些有功名之身的人名下。
免除的賦稅越來越多,朝廷能收上來的賦稅也就越來越少。
而一旦朝廷國庫出現空虛,那麼最有可能出現的事情就是增加賦稅。
而增加的這些賦稅,也就被分攤到了那些原本老老實實交稅的人手中。
這些人一旦發現種地一年,甚至都不夠交稅的時候。
就會低價的出售掉土地,然後淪為佃戶。
而這些土地,自然最終也是落到了那些本身就不用交稅的人手中了。
這麼一搞下來,朝廷能收上來的稅收越來越少,而真正的百姓卻越來越窮.
這也算是為何最後,大明的皇帝甚至需要向大臣們下跪,求他們出錢支援大明軍隊的原因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