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後。
淡水城大發展。
人口超過20萬。
這個數目遠遠超過鄭芝龍移到大員的人數。
對方還是一直在移,近二十年的時間,還不到十萬。
而聞人升僅僅一年時間就移民二十萬流民。
其實還可以移民更多。
只是一時之間還不能搞定。
移民之後,統治架構就是典型的藩鎮架構。
有完整的衙門、開府建制,當然名稱不是一樣的,就像滿清的各種額真一樣,其實就是明朝的各種軍職。
聞人升在這裡面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叫大東家。
大東家這個身份,淡水移民都知道,但他的真實身份,兵備道,卻很少有人知道。
大員是島嶼,絕大部分人上去之後,就是許進不許出。
只有那些忠厚老實的人經過篩選和訓練後,才能上船,成為水手、士兵、還有掌櫃,允許出去做貿易。
當然這其中有不少對手,想密謀上告聞人升暗中建立基業,試圖謀反。
這就搞笑了。
因為聞人升真有謀反的本錢。
所以他只是使用了三萬兩銀錢,給了新巡撫,還有幾位部堂高官,就將這事給平下來了。
愛上哪告去哪兒告去。
真當大明現在還是中前期嗎?一旦有人試圖謀反,立刻捉拿入京,反抗就要派大軍征伐。
就像“成化犁庭”。
歷史上的鄭芝龍一樣在大員建立基業,同樣壟斷中左所一地,等同藩鎮,也沒人告他謀反。
告了也沒有用。
因為現在的大明,是儘量不讓人謀反。
只要不明目張膽地攻打縣府,不打出謀反旗號,就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其實聞人升那三萬兩都不用出,告上去的人,也會被打將出去。
他出銀子,還是為了收攏流民方便。
有了部堂高官的背書,他可以繼續與地方官吏深化合作。
一戶流民5兩銀子,最低要三人以上。
父母妻兒團聚者,額外給一兩。
這個價碼不低了。
現在賣一個壯漢才幾兩銀子。
流民太多了。
到處席捲。
很多地方官巴不得送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