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怕人口太多,土地不夠用的。
“沒有對比,人們就不知道新朝的好。”
“人的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
“我們要建設好自己的土地,然後將西邊的人吸引過來,他們自己在對比中,就會逐漸強化新的信念,明白新的體系的重要性。”
安裝最新版。】
聞人升胸有成竹地說著。
眾人紛紛讚歎。
“師尊說的是。”
“是啊,人都是這樣,你對他們再好,他們也是不知足,但如果他們看到別人很糟糕,就會心滿意足。”
的確如此。
…………
關西某處鎮子。
對面就是關東之地。
雖然關西與關東,有著關口阻礙。
但那是能通行馬車牛車的大道上,彼此相連的小路還是有很多的。
“孩子他爹,去東邊打工吧,那裡幹一天活給5斤大米啊。”
“是啊,這不比種地強啊,這裡的主家辛苦幹一年,還要收走五成租子。”
“走,走,同去。”
這樣的情形,出現在鎮子中各處。
去關東打工,成為了時下最流行的話。
誰也不願意留在當地租地種了。
又累又辛苦,還要繳納人頭稅收,還要繳納各種租稅,更加慘的就是各種人力的無償徵發。
這最後一專案,才是百姓逃亡的大頭。
一旦遇上,那是家破人亡的徵兆。
一處酒館裡,幾個大戶人家也在唉聲嘆氣。
“王家主啊,你們地裡還有多少人啊?”
“跑了一多半佃農了,這些該死的關東漢,憑啥給那些人這麼高的工錢?一天5斤米,這一年就是2000斤啊,可比種地賺多了。”
“是啊,而且5斤米能換成15斤粗糧啊,這就能養活一家5口人了。”
“沒錯,而且8歲孩子就能跟著一起幹活了,也有兩斤米了。”
“可惡,關東人真這樣富裕,他們的大米哪來的?”
“聽說是搞什麼集體種植,統一用牛,統一用水,統一用肥料,總之就是幾千畝地,一起耕種,效率高,產量倒是一般,但只需要原來的三分之一人手。”
“那多餘的人幹嘛去啊?”
“釀酒,織布,造紙,造瓷器,然後出海,到海外種地……”
“這不可能,海外哪有地,危險的很。”
幾個大戶人家想來想去也想不明白,為啥關東人有錢有糧的。
其實整個關東的糧食足夠吃的,只是沒有投入交換市場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