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就有上百太行騎兵們衝過來,拿著長槍對著地上一陣戳,給了個痛快。
看到這一幕後,再也沒人嘗試衝近百米內去投擲,去殺傷這些步兵了。
由此可見,他們的訓練度是相當低的。
而且不要小看十幾個人的損失,覺得無所謂。
後世強大的蒙古人,某個蒙古將軍因為同僚犯下錯誤,害他損失了30個騎兵,就喋喋不休地一直在說,一連好幾次宴會都在說,最後鬧翻了臉。
草原部落對人口的計算方式,可是和農業社會截然不同的。
他們損失十幾個人,相當於農業社會損失數百人。
這十幾個人沒了,可能意味著一個部落就廢了,就要被人吞併。
反正結果就是,他們只是遠遠看著,步兵走他們也走。
步兵停他們也停,一直保持著三四百步的距離。
如果有太行騎兵來驅趕,他們就躲開。
反正不正面交鋒,就像一群盯著野牛的狼群,遠遠跟著。
等著對手露出破綻。
聞人升再次確定,
這些所謂的騎兵,大半也就是騎馬熟練的牧民罷了,號稱3萬多人,其中,最多有四千人能夠承受十分之一的傷亡。
其他士兵是連十幾歲會騎馬的孩子都算進去了,這才湊到三萬多人,看起來很嚇人。
但只要有一些人受傷和死亡了,他們就會遠遠跑掉了。
判定之後,聞人升就開始了動作。
他派出1000騎兵從兩翼對尾隨的烏桓人進行包抄。
同時以步兵3000人正面驅趕。
那些烏桓人看到有人過來,立刻選擇後退。
這很好理解。
他們的目的是劫掠,不是來打硬仗的。
除非對面進攻到他們的老家,不然的話,他們只會遠遠地打,絕對不會當面揮刀砍殺的。
而步兵們則是用弓弩,走一段就嘗試射擊。
烏桓人們繼續後退。
他們很快就發現,步兵們是要將他們趕向一處山坡。
而那些左右包抄的騎兵們,也是在阻止他們向其他方向逃離。
烏桓人沒有多想,很快就在一位烏桓大人的率領下策馬逃跑。
要知道他們此時足足有四五千人。
竟然沒有打一場硬仗就要跑了。
然而他們這種本能逃跑的戰術,其實對他們來說是很有利的。
一般中原隊伍,如果不是傑出將領帶隊的話,對付他們是很吃虧的。
因為烏桓可以選擇逃跑的方向,進而拖跨對手。
步兵跟隨總是更加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