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有官田,官田出產,投放到市場上,豪強不賣,就會虧損,就會爛掉,糧食不能久放。而官田只要經營得當,不會虧損,不像小民那樣會被豪強佔有……”一個智士說道。
說到這裡,那個智士也停下來,“不對,官田也不行,最後也會被侵佔的。”
“那該如何是好?”眾人又苦惱道。
聞人升笑了,這些人還是典型的農業思維。
總覺得糧食大過天,糧食最重要。
也是啊,沒有糧食,朝廷就完蛋。
可不是大過天嗎?
那是因為他們沒有佔領到足夠富足的土地,土地的出產,沒有足夠豐富。
如果土地足夠多,單產足夠多,那就是豪強發愁賣糧食了,因為糧食吃不完。
糧食吃不完,才有後續一系列的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絕不可能建立在饑荒之上的。
後世的農業可是要大量補貼才能生存的,可見它天生的弱勢。
就是因為生產的遠遠超過人們能吃的。
這時候的人,還以為人口會無限繁衍,而糧食不可能無限增多。
他們卻不知道,隨著各種技術的發展,和工業化的實現,人口會平衡下來,而且會越來越少。
這樣的話,豪強怎麼可能囤積糧食?
這東西不稀缺了,囤積了又如何賣出高價?
看到聞人升在笑,眾人紛紛問道:“師尊,這該如何是好?”
“公達,你怎麼看?”
荀攸聽到這裡,想了許久道:“還是得從海外有地來解決,豪強囤積糧食,是因為有利可圖,糧食稀少,如果糧食很多,海外有大量土地生產糧食,他們只會為如何賣出去發愁,而絕對不會囤積糧食,甚至都不一定再囤積土地了,因為他們會發現工場比土地可容易賺錢多了。”
聞人升笑了。
“不錯,公達,你是徹底領悟了。這就是為什麼我說要去海外開拓土地,要尋找更多土地的根本原因,就是製造糧食的極大豐富,只有糧食極大豐富了,一切變革才能產生,否則就是無根之木。”
“師尊聖明。”眾人異口同聲道。
聞人升點點頭,可惜這年頭,諸葛亮才3歲,不然的話,他能領悟的更好。
不過司馬懿在哪兒?
他是179年出生的,今年應該是五六歲的年齡。
這傢伙可是比諸葛亮大兩歲,仍然熬死了對方,可見長壽基因厲害。
“好了,爾等下去好好寫寫,就以今天所講整理一番,讓天下人皆知此事。”
“是,師尊。”
眾人誠心拜服。
師尊從來不搞隱秘那一套,都是公之於眾,這才是聖人之心啊。
也從不擔心別人學了去打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