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伊,這一臺營養膏製造機,每天都被那些村民膜拜,我感覺它快成神了。”一位手持鐳射步槍的義勇隊員衝著同伴說道。
只見那臺營養膏製造機前,一隊隊衣著破爛,但身上還算乾淨的人們,正在跪拜,祈禱,口裡說著簡單的語言。
他們非常虔誠,忠厚的臉上,全是沒有任何作偽的感激。
“看到他們,我覺得這杆槍更加重要了。”羅伊握緊手中的加特林,對著那名義勇隊員道。
“是啊,這些人讓我感受到了領主的快樂,啊,羅賓遜老爺,多麼好聽的稱呼,可惜我現在只能聽懂這一句話。”羅賓遜回道。
“那你要找莎拉多補習一下土語了,指望他們學會文明人的語言,還要20年。”羅伊笑道。
實際上,羅伊和羅賓遜完全低估了這些退化人的能動性。
不需要幹繁重危險的活計,每天只要做兩三小時的工,就能回家休息。
他們中的一些精明人,開始主動圍繞在孩子們上課的地方聽講。
一百個人中,總是有四五個特別精明,擅長適應的人。
這就是人類的特性,一旦叢集,再愚笨的群體,也會出現精明個體,這是互相交流,互相協作導致的結果。
精明個體能獲得更大的生存優勢,誕生更多的後代,一代代選擇下去,智商就會逐漸提高。
實際上,僅僅一兩個月後,留在這第一個南方定居點的五個義勇軍,就驚喜地發現,在不借助翻譯的情況下,有人已經能磕磕絆絆地和他們做一些極為簡單的日常對話。
比如“老爺好,女老爺好。”
“今天也很好,我吃的很好。”
“我叫XXX,我能數到五。”
“給您要的東西,老爺。”
這說明,退化人們的智商正在迅速恢復。
兩個月的時間,學習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只要膽子大,只要對方不是凶神惡煞的魔鬼,他們就能互相溝通了。
這給他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定居點的防禦體系建設的更快。
各種工具整備的更好。
他們從木頭石頭工具,一步進化到鋼鐵工具。
楊威特離開時,特意留下了一臺能製造簡單勞動工具的機床,還有一些材料。
當然要想實現自給自足,那是不可能的。
他們需要在五年之內,找到自己的特色產品,加入到義勇軍與學院聯合體的貿易體系來。
儘早擺脫被動補血的角色。
這些退化人都很勤快,或者說不勤快,早被胖子領主給打死了。
他們儘量地多幹活,哪怕效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