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來看看!”
“大綱還沒搭出來呢,也沒東西給您看啊!不過……”
“不過什麼?”
顧北笑道:“不過這次的題材和型別,可能會比當初的《知否》更大。”
啥玩意兒?
當初《知否》劇本內部稽核的時候,阮若霖就承受了很大的壓力,每一次開會,只要提到這個話題裡,她就得舌戰群儒。
好在《知否》播出之後大受歡迎,不然的話,老太太還不知道要經受多大的責難呢。
結果,顧北說他正在寫的這個劇本,比《知否》的爭議更大。
“什麼題材?”
“武俠!”
呃?
這個題材,阮若霖倒是不陌生,今年夏天,中心就製作完成了一部《江湖恩仇錄》,三小姐探春擔任女主角。
製作成本不高,攏共花了不到兩百五十萬,但播出之後,反響倒是挺不錯的。
聽阮若霖提起《江湖恩仇錄》,顧北忍不住笑了。
上輩子少年時代,有三部影視作品,看了絕逼會有陰影,一部是《聊齋》,光聽片頭曲,就能嚇得小兒止啼,一部是孫二孃版的《封神榜》,還有一部就是這部神話不像神話,武俠不像武俠的《江湖恩仇錄》。
劇中有很多陰氣森森,鬼怪出沒的場景,太特麼逼真,顧北上輩子小時候看過之後,晚上都不敢一個人去尿尿。
等到長大之後,又從網上把這部老片子翻出來,重溫了一遍,一時間就覺得天雷滾滾,抗日神劇與之相比,都算是腦洞小的了。
這部電視劇總體來說……
就是個奇葩!
劇情胡編亂造,各種瞎安排,全程五分特效,看著跟木偶戲一樣,還有裡面輕功的設定,簡直沒眼看。
後來為了表現一個人物輕功好,最起碼也會用翻跟頭來突顯,《江湖恩仇錄》裡面呢?
一招仙人指路,後面的人負責凹造型,然後就……
孫悟空都不敢這麼飛。
另外,也不知道編劇是怎麼想的,男女主角的名字一聽就是村裡出來的。
李小剛這個名字太土,和他爹李大剛的名字一樣土,同樣土的還有向春花,一說這姑娘的名字,顧北就會想起母親烙的蔥花餅。
非常有時代感的三個名字,任何一個村裡都可以找到好幾個。
另外最搞笑的是,男主角李小剛竟然是兩個人演的,前者叫王玲謙,後者叫李德利,是兩個沒什麼名氣的地方演員,在《江湖恩仇錄》之後,就再也沒有拍過別的影視劇。
還有一個有很深印象的就是黑鳳凰,出現的時候,光線很黑,但掩其天生麗質。
正是三小姐探春,她也是這部《江湖恩仇錄》最大的一個腕了。
名字雖然起得很俗,但女演員們卻出奇的漂亮,女主角向春花很美,為了救中毒的李小剛,不惜以身相許,這狗血的劇情,讓顧北上輩子豔羨了很多年,和跳下懸崖就能得到武林秘籍一樣,算是武俠劇的必備。
另外嬌嬌也不錯,讓觀眾也和電視機裡的李小剛一樣,難以抉擇。
嬌嬌的扮演者是何茵,後來也演過窮式言情劇,嫁了個老公叫李雲龍,後來倆人離了婚,選擇獨美。
明明已經有兩個很漂亮的姑娘圍著男主角了,大概是覺得很難選,於是編劇直接派出一個武藝超凡的黑白教主,以全武林的安危,威脅李小剛,要求李小剛娶自己為妻。
這樣的橫刀奪愛,讓向春花和嬌嬌都空歡喜一場。
就這不負責任的腦洞,夏天這部戲播出的時候,顧北都很想去見見那位編劇,拿拳頭跟對方探討一下文學藝術。
“我寫的,跟那個《江湖恩仇錄》完全不一樣,算是傳統武俠設定,但是……”
還有但是?
“領導,您聽說過情景喜劇嗎?”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