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裡的女使一個個的垂著頭,彷彿什麼都沒聽到,什麼也都沒看到。
每一個細節都被處理到了極致。
難道那個毛頭小子真有這麼大的能耐?
賀秀瓊不禁想到了見過兩次的顧北,只要一想到顧北和她說話時的語氣,還有看她的眼神,她就覺得不舒服。
來自寶島的賀秀瓊和現在絕大多到過內地的寶島人一樣,對內地有種天然的優越感。
可偏偏在顧北的面前,這種優越感好像一下子就消失了。
那種眼神……
你算個6啊!
沒錯,就是這種感覺,顧北分明就是瞧不起她。
可……他憑什麼啊?
“瓊姐,人到了。”
“好,我知道了!”
賀秀瓊應著,趕緊把電視機關掉,要是讓人看到,連她都在追《知否》,那可真是丟大發了。
現在還是先把該做的事情做好吧!
可是又能有多大的效果呢?
《婉君》已經定下來,5天之後,在京城和湖南兩地同步播出。
訊息傳出去之後,眾多的瓊迷也給予了極大的熱情,之前京臺安排過一次接頭採訪,很多年輕人都表示了非常期待。
可是,這裡面有5天的時間差啊!
只要《知否》後面的劇集能夠保持第一集的高水準,五天的時間,足夠這部戲圈住許多忠實觀眾了。
等到5天之後,那些喜歡窮式言情的年輕人,當真能爭得過家裡人對電視機的控制權嗎?
《知否》正式播出第一天,透過央視後勤負責接聽熱線的部門反應,觀眾來電幾乎要將臺裡的二十幾部熱線電話給打爆了。
接線員舉著電話不停的感謝,胳膊抬得時間太長,差點兒犯了肩周炎。
轉天,京城當地的好幾家報紙,都在現眼的位置刊登了關於《知否》這部戲的報道,其中在都市青年報上,還開闢了一個專欄。
一個筆名“南來北往”的作者在專欄裡大談《知否》劇中出現的民俗文化,第一期講的便是古時候的婚禮。
“三書六禮是中國的傳統婚姻習俗禮儀,三書指在六禮過程中所用的文書,包括聘書、禮書和迎書。六禮是指由求婚至完婚的整個結婚過程,六禮即六個禮法,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和親迎……”
不用懷疑,這個“南來北往”就是顧北,他之所以能在都市青年報上開專欄,除了文筆確實不錯,講的民俗小知識中還穿插著各種小故事,文風幽默,最重要的是,葉靜在這家報社做編輯。
顧北透過馬偉督認識了葉靜,兩個人的接觸雖然不多,但是,關係一直還算不錯,這次為了宣傳《知否》,顧北找到了葉靜,把準備的幾篇文章拿出來。
葉靜看過之後,立刻回去做通了總編的工作,等到《知否》正式播出的第二天,第一篇關於古時候婚俗的文章便見了報。
此外,還有好些喜歡研究古代民俗文化的老學究們也紛紛撰文,尤其是那幾位曾給《知否》演員培訓班上過課的。
之前結了善緣,現在老先生們投桃報李,自然是要支援一下的。
再加上跟央視關係好的一些報社、雜誌社跟進宣傳,《知否》不出預料的又火了一把,比之前試集播出的時候,更火了。
當天晚上,當第三集結束,第四集的片頭開始之後,觀眾們總算是看到了心心念唸的新番。
不容易啊!
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
要說央視也真夠缺德的,之前播了三集就沒後續了,好些人打電話詢問,什麼時候播後面的,得到的回覆一律是——請耐心等待!
可這玩意兒實在是勾人,哪能耐心得了啊!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