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楊婕導演直接急了,回到招待所,就打電話給臺裡,要求換個錄影機,但家裡的回答還是一成不變:沒有可換的,就這麼一臺,行不行就是它了。
沒辦法,技術員忙了一個晚上,對這臺機器又是吹,又是捂,又是烤,好歹算是把機器給鼓搗好了。
轉天再去片場的時候,還帶了個被子,先讓攝像機在洞外適應著,等洞裡一切準備工作做好,再給抬進去。
進去的時候,機器跟個孩子一樣裹著被子,一進去就趕緊拍,等它還沒有來得及覺得冷,就已經拍完一些鏡頭了。
只可惜,這個辦法一開始還奏效,還真拍下了幾個鏡頭,正當大家慶幸時,它好像明白自己上了當,於是又罷工了。
就這樣,拍拍停停,進進出出,進度大受影響。
但是再怎麼著急也沒用,看著技術員滿頭大汗,辛辛苦苦的把機器搬出搬進,誰也不忍心再說什麼。
後來,這部機器似乎是被進進出出的折騰煩了,發起了脾氣,只要開了我就不給你停,一停就不給你開!
誰也沒招了,只能湊合。
可拍到最後,還剩下一場十八星宿救孫猴子的戲,人多,人物造型又格外的麻煩,像原先那樣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的哄著拍肯定不成。
還是王翀秋老師提了個方案,他建議把幾場戲的定位和鏡頭都事先排好,燈光的也提前找準,各工種都準備齊了,最後再開機拍攝。
攝像機不停,一連氣演下來。
這個方案雖然聽著確實可行,但是難度相當大。
各工種的配合絲毫都不能錯,尤其是燈光,沒有大範圍照明的燈,用的都是大小不同的照明燈,每一次變換機位,就得挪動好幾個燈位。
而且,人人都要準確無誤,攝像機一動,後面的錄影機得跟著跑,監視器也要動,在洞裡拍攝,絕對是一個對體力的挑戰。
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大家走馬燈似的拍完了十八星宿救猴子的好幾組戲。
等回到招待所,一個個累得跟死狗似的。
臺裡一直埋怨《西遊記》劇組的拍攝進度緩慢,就這破條件,想快能快得起來嗎?
後來之所以能在一年多,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拍完後面的二十多集,除了資金相對寬裕之外,最關鍵的還是劇組多了兩部機器。
顧北也一直覺得,相較於後來給劇組投資的200萬,他能從洪敏生手裡,硬生生的摳出來兩部機器,才是他對《西遊記》做出的最大貢獻。
同樣的經歷,打死顧北,他都不想再來一次了,不但不能刷單機,還得要中心最好的機器來拍攝。
聽顧北講述完,當初在清風洞的經歷,阮若霖也不禁感到汗顏。
她知道《西遊記》劇組在拍攝過程當中的條件非常艱苦,可是,實在是沒想到能艱難到這個程度。
楊婕導演幾次三番的給臺裡打報告,要求增加攝像機的事,阮若霖也聽說過。
只是當時臺裡確實困難,勻不出多餘的機器,她還覺得楊婕有點兒矯情。
現在才知道,居然困難成那樣了。
顧北拿著曾經的經歷跟阮若霖要條件,老太太能說什麼?
儘量滿足唄。
“你想要幾部機器?”
顧北在心裡盤算了一番,也估量了一下中心的家底,現如今臺裡的大部分家底都在中心這邊,可即便如此,依然很薄。
嘗試著比劃了一個六。
果然,阮若霖的眉毛一下子就豎起來了。
“我都給你行不行?想什麼呢,六部攝像機,《紅樓夢》拍到最後,為了追進度才增加到四部。”
“那就四部!”
顧北順口搭音,差點兒沒把阮老太給噎死。
“你這是漫天要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