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奧運會開幕式驚豔了全世界,這讓很多等著看笑話的人,也都乖乖閉上了嘴,將準備好的風涼話全部嚥了回去。
開幕式轉天,各個比賽專案相繼展開較量。
中國作為東道主,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比賽成績自然更值得期待了。
從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第一次登上奧運舞臺以來,除了88年漢城之外,每一屆奧運會,中國隊的成績都在穩步提升。
顯然,現在的中國已經當得起體育強國這個稱謂了。
很快,中國隊的首金誕生,女舉第一個開啟了金牌賬戶。
此後,射擊、跳水、柔道,中國隊在各個賽場上全面開花,五星紅旗一次又一次的在賽場上升起。
這些天顧北出門,聽到最多的就是關於奧運會的討論。
“王奶奶,聊著呢!”
這天,顧北帶著老婆孩子來大院這邊看父母,剛進來,就聽見老鄰居們聊著奧運會。
“小北啊,來看你爸媽的?”
孩子們紛紛跟著老鄰居們打招呼,自然贏得了鄰居們的一陣誇獎。
“剛才在外面就聽見您嚷嚷,怎麼了,誰把您給氣著了?”
王奶奶滿臉的不痛快:“還能是誰,就昨天的比賽唄,中國人幫著老美,反手把咱們給贏了,這事擱誰能不生氣。”
呃……
昨天的比賽,顧北也看了,和上輩子一樣,郎指導帶領的老美隊戰勝了中國女排。
前世的顧北也和王奶奶一樣,對這個結果非常不痛快。
畢竟,中國體育代表團中最受國人偏愛的就是中國女排。
27年前,在小日子舉行的第三屆女排世界盃比賽中,中國女排以七戰全勝的成績,首次奪得世界冠軍,以此為起點,開啟前無古人的“五連冠”偉業。
時值改革開放初期,女排姑娘們的頑強拼搏精神極大鼓舞了全國人民。
學習女排,振興中華。
這句口號更是成為一代中國人的精神印記。
距離中國女排第一次奪得世界冠軍已經過去近30年,教練、隊員換了一茬又一茬,其間女排成績有起有落,甚至經歷了較長時間的低谷。
然而,國人始終關注、熱愛、支援中國女排,因為團結、拼搏、奮進的精神始終延續在一代代中國女排身上,也一直鼓舞著國人。
四年前在雅典,中國女排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一路殺到了決賽,最終用一場驚天大逆轉拿到了冠軍。
如今在本土作戰,國人自然更加期待女排的姑娘們能夠再創佳績。
只可惜……
結果讓人有些失望。
一場比賽的失利,甚至讓這屆奧運會都變得不再完美。
上輩子,顧北看過一部講述女排的電影,其中有一段郎指導的自述。
外國記者問郎指導:“你們中國人為什麼這麼看重一場排球比賽的輸贏呢?”
郎指導答道:“因為我們的內心還不夠強大,等有一天我們內心強大了,我們就不會把贏,作為比賽唯一的價值。”
對此,顧北也是深以為然。
正是因為內心不夠強大,不自信,所以國人更加渴望證明自己。
而這種不自信主要還是源於百年來的屈辱史。
曾經,在中國的鐵路上,侵略者的火車暢通無阻;在中國的內河裡,侵略者的船隻來去自如;在中國人世代居住的土地上,侵略者建立了租界,並貼出了\"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
中華民族不僅受到帝國主義和軍閥的剝削,生存權受到壓迫,更重要的是,華人遭受了精神上的羞辱,被打成了\"東亞病夫\",失去了做人的尊嚴。
中國人真的比其他種族低劣嗎?
不!
決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