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是這個行業的參與者,自然也希望這個行業能夠越來越好,既然顧北都能豁得出去,他還有什麼可怕的。
轉天,會議繼續進行。
這一次爭吵聲消失不見了,經過昨天的事,與會的代表也都看明白了,顧北是真的在為了這個行業考慮。
想想自己因為一點兒小心思,還搞起了串聯,合起夥來對著顧北開炮,他們都覺得臉紅。
所以,在顧北提出希望能再創辦一個全新的,具有權威性的電影節的時候,在場眾人都表示了支援。
原本那隻雞,還有那朵花是國內最具代表性的頒獎典禮,可是,最近這些年,其公正性和權威性飽受質疑。
主辦單位從來不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反正只要聲勢夠大,然後閉著眼睛把獎盃撒出去就行了。
事後面對人們的質疑聲,只要假裝聽不見就行。
或許是覺得人們都是健忘的,主辦單位在對待獎項評審的問題上,幾乎到了肆無忌憚的程度。
再這麼下去,簡直就成了笑話。
“中國的電影產業要發展,一個能夠在世界範圍內擁有足夠的影響力,且能在公正性,權威性上得到普遍認可的電影節,是必不可少的,這不單單能提升中國電影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同時,也能證明我們中國人是懂電影藝術的。”
顧北的話說得並不嚴厲,但是潛臺詞誰都能聽得出來。
現有的頒獎典禮,根本不具備這個資格。
一部還沒上映的電影能拿到最佳故事片獎,一個影帝可以讓兩三個人共同瓜分,這樣的頒獎典禮拿來的公正性和權威性。
院線至少還能保留點兒臉皮,現在更是乾脆連臉都不要了。
就連什麼都不懂的人,也能看得出來,所謂評審團的評判標準就是一部電影是否具有商業價值。
只要票房高,那就是商業片,就沒有資格拿獎,只要是連一個觀眾都沒有的電影,那就是藝術片,各種獎項跟不要錢一樣的猛砸。
這是什麼道理?
昨天顧北提出電影分級稽核,還有開放院線,已經跟上面都打好了招呼,現在突然又提出要籌備一個新的電影節,與會的領導,除了韓三爺之外,其他人根本就沒鬧明白是怎麼回事兒。
這是要打他們的臉啊!!
此時此刻,在主席臺上坐著的某一位領導,正是去年某雞電影節評審團的團長。
顧北當面質疑某雞的公正性和權威性,那位領導的臉色當時就變了。
“缺乏公正性和權威性?顧北同志,你要對你說過的話負責任,現在請你拿出證據來!”
又是一個被動了蛋糕,惱羞成怒的。
電影節同樣意味著利益分配的問題,相關單位的撥款,還有大量的贊助費、冠名權。
一旦權威性和公正性被質疑的話,勢必會影響到很多人和部門得利益。
只不過,證據?
“我今天來,不是為了打官司,證據這種說法就有些過了,不過我倒是有些不明白的地方,整理了一些東西,大家可以探討一下。”
說著,顧北便拿起了放在手邊的一份材料,上面列舉了一長串近些年頒獎典禮關於獎項分配上的不合理現象。
“這份材料,我不是想要證明什麼,只不過,我很好奇,評審的標準到底是什麼,觀眾的喜好在評審的過程當中到底能否作為依據。”
顧北的材料被分發到每一個代表的手中,
只看了第一頁,下面就有不少人發出了嗤笑聲。
近5年的票房冠軍,沒有一部電影能在電影節上斬獲最佳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