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北聽得一愣:“春晚?您找我?”
“不找你找誰?當初春晚就是你提議的!”
好嘛!
這都多少年前的事了!
“洪副臺長,這都是老黃曆了,再說了,當初我也就是給黃導打打下手,這麼大的事,您找我……我能幹什麼?”
洪敏生沒好氣的瞪著顧北:“你小子還跟我這兒裝?怎麼著?我還得八抬大轎請你,你才肯出山啊?”
眼見老領導生氣了,顧北也不敢再貧,訕訕的笑著:“不敢,不敢,得嘞,您說,我能幫什麼忙?不過得提前跟您說好了,我這邊……”
“知道你事忙,不會把你給拴住的!”
洪敏生也知道,顧北現在的身份不一樣了,再像以前那樣肯定不行。
顧北能答應幫忙就不錯了。
吳曉東出去買東西了,辦公室裡只剩下了顧北和洪敏生兩個人。
聽洪敏生說了春晚的準備情況,顧北才明白對方的來意。
說白了,也沒什麼要緊事,無非就是洪敏生剛回央視,急著想要做出點兒成績。
倒不是老爺子追名逐利,而是已經過了退休的年紀,這次被調回來,其實就是個臨時的差事。
那位被楊威提拔的副臺長,工作期間沒什麼成績,特別是去年的春節晚會,播出之後,觀眾反響平平,批評聲僅次於1985年那一屆。
眼瞅著招牌節目都要砸在手裡了,上面的領導還能坐得住。
於是,已經做好了退休準備的洪敏生又被調了回來,借他的威望來壓一壓。
“眾口難調啊!”
顧北聽洪敏生說完,無奈的搖了搖頭。
去年的春節晚會,顧北當時也看了,倒是沒覺得有什麼不好的,當然,也沒什麼出彩的地方。
所有的一切都是老調重彈,看不到新意。
好像春晚這臺節目的運作方式,表演形式都已經被固定了似的。
觀眾們不滿意也是情理之中。
再有一個原因就是,原先觀眾們的選擇太少,而且,那個時候也不是人人家裡都有電視機,能看得上電視就不錯了,誰還顧得上挑挑揀揀啊?
現在就不一樣了,電視機開始普及,成為了人們的生活當中的必需品,而且隨著電視節目越來越豐富,選擇自然也就多了。
春節晚會又怎麼樣?
辦得不好,照樣不願意看。
另外,還有一個關鍵的原因,去年京城電視臺也開始舉行春節晚會了,而且,同樣放在了大年三十。
後來各地方臺,都有自己的春晚,不過那時候,地方臺的春晚要麼在大年三十之前,要麼就放在後面。
可去年京臺第一次辦春晚,居然跟央視打起了對臺戲。
央視的春晚要注重節目形式,宣傳等各方面的因素,地方臺相比,就顯得隨意了很多,一幫京津地區的相聲名家,流行歌曲,只要是正當紅的,稀里嘩啦都請過來,弄了一個拼盤大綜藝。
大過年的,誰不願意開開心心的,央視那邊還在煽情的時候,京臺這邊是相聲,央視那邊還在宣傳正能量的時候,京臺這邊還是相聲。
兩相比較,觀眾更應該看誰家的春晚??
央視的春晚,導演組總在琢磨著怎麼才能滿足全國各階層觀眾的喜好,可事實上,怎麼滿足?
俗話說得好,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除了人民幣,還有哪樣東西能做到人人都喜歡的?
所以顧北才說“眾口難調”,相較而言,京臺那邊就聰明多了,既然沒辦法滿足所有人的喜好,那就專攻一點,讓大家笑就行了。
顧北看過京臺春晚的重播,基本上就是相聲表演穿插流行歌曲,形式很單一,但效果卻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