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5000年的文化,讓他們非常痴迷。
正是因為這種複雜的心態,才讓他們不惜一切代價的去打壓。
自家的歷史寡淡得像一張白紙,東方的文明卻輝煌璀璨。
憑啥啊?
可越是這樣,中華文化的吸引力就越大。
顧北就是要拍帶有民族文化符號的電影作品,要用這些作品去征服戴著有色眼鏡的洋毛子,讓他們學會什麼叫尊重。
當天晚上,央視的新聞聯播也播報了斬獲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訊息。
一時間,全民熱議。
官媒上陣宣傳,各路媒體立刻跟進。
啥?
國產電影在老美拿獎了?
這麼牛掰啊!
各地的電影院也在第一時間將早就下畫的拿了出來重新播放。
居然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這個春節檔,茗芊影業簡直贏麻了。
大年初二上映的,大年初三上映的本來已經稱霸了整個檔期。
現在又加進來一部,同期上映的其它電影簡直沒了活路。
這樣下去,會不會造成茗芊影業一家獨大,其它電影公司因為虧損,導致退出的局面?
剛剛上任中影集團二把手的韓三爺也有這種擔心。
但實際情況卻是正好相反。
在親眼見證了電影行業的暴利之後,所有的電影公司只會加大投入,也學著茗芊的模式投資大片。
這種心理是賭徒式的,永遠覺得下一把自己一定能贏。
但凡投資電影這個燒錢行業的,本身都不差錢。
500萬的製作成本不夠,那就1000萬,1000萬要是還不夠的話,就拉著別人一起投2000萬。
千萬別質疑中國人口袋的寬裕程度,在這片土地上,窮人是不少,可有錢人也不在少數。
茗芊影業的成功,將會極大的刺激同行業的投資熱情。
因為所有人都看到了,這裡面有錢賺,同時還能擴大自身的影響力,何樂而不為呢?
韓三爺聽了顧北的分析,一開始也帶著點兒懷疑,但是很快這種懷疑就消失不見了。
因為從在老美獲獎的訊息爆出來之後,從廣電稽核部門得到的訊息,影視劇的立項申請佔比去年同期,整整翻了三倍。
這是什麼概念?
80年代中期之後,中國電影就再也沒這麼紅火了。
當然,誰也不是傻子,只會跟風,電影產業的投資熱潮,也是因為現在民間對於國產電影的熱情帶動。
在老美拿了大獎,甭管懂不懂行的,全都深感與有榮焉。
這份熱情是難以估量的。
就像當年女排六連冠的時候,全民學習女排精神,公園、體育館、學校的操場上,經常能看到一幫人打排球。
當民眾的熱情被調動起來,行業的發展還是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