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整個中國內地電視劇市場,瓊瑤劇差不多佔據了三分之一的份額。
那幾年,電視上幾乎每天都在播著瓊瑤劇,像《青青河邊草》、《婉君》、《梅花三弄》、《雪珂》什麼的。
上至老頭兒老太太,下至小學生,幾乎人人都是瓊瑤粉,一邊看電視一邊哭,算是這個群體的標配。
可自從95年之後,瓊瑤劇在內地的市場份額就大不如前了,特別是隨著茗芊影業的製作能力提升,每年都能拍攝七八部作品,更是擠壓了瓊老孃們兒的生存空間。
挺長時間沒聽說這個名字了,王景華這會兒突然提起,顧北一下子都沒反應過來。
瓊瑤的作品,還是部清宮劇,湖南廣電聯合制作。
臥槽!
該不會是……
“不會是還珠格格吧?”
王景華聞言笑了:“顧總,您也看瓊瑤的啊?”
我看個球啊!
就那三觀不正的破爛玩意兒,誰特麼願意看。
當然,《還珠格格》這個故事算是瓊瑤作品當中難得的小清新,不像以往的作品那樣,從頭到尾,槽點滿滿。
不過甭管顧北怎麼瞧不上瓊瑤的作品,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認,這部《還珠格格》的威力那可是空前的巨大啊!!
一幫沒什麼名氣的新人,再加上幾個過了氣的偶像歌手,再加上內地幾個老戲骨,湊在一塊兒弄得這部電視劇,大概連瓊瑤本人都沒想到,居然能在內地引發收視狂潮。
從演員的選擇上就能看得出來,瓊瑤一開始對這部戲是真沒怎麼上心。
看好的幾個演員都不願意拍,最後無奈只能挑挑揀揀的塞進來一個毫無名氣的新人,誰成想,居然火了。
隨後又趕緊製作了第二部,結果又火了。
緊跟著又用原班人馬拍了個《老房有喜》,劇情粗製濫造的,照樣能火出圈兒。
還有那部同樣由這幫演員拍攝的《情深深,雨濛濛》更是將收視率頂到了一個無法超越的高度。
要知道,《情深深,雨濛濛》播出的時候,各地方臺都已經上星了,不再是以前央視一家獨大的局面。
基本上收視率能達到2%,就已經非常難得了,結果《情深深,雨濛濛》播出的時候,平均收視率直接幹到了11.2%,最高收視率甚至達到了13%。
這是什麼概念,同時段其他電視臺,被一部電視劇給集體幹趴下了。
前段時間播出的《永不瞑目》,開播即巔峰,第一集的收視率就達到了6.1%,可是跟《還珠格格》相比,還是差得遠了。
想到這些,顧北又想到了陳昆的兩個同學,黃教主和菲特.趙。
王景華能把陳昆簽下,難道就沒動過拿下黃教主和菲特.趙的心思?
事實證明,王景華的眼光還是非常好的,整個96級,雖然後來號稱明星班,但是,真正混出頭的也就是陳、黃、趙三個人,其他人在演藝圈的發展只能算是平平無奇。
王景華自然也非常看好黃教主和菲特.趙的潛力,只可惜,她下手太晚了。
“趙巍和黃驍鳴都已經跟別的公司簽約了,黃驍鳴簽了華藝兄弟,趙巍簽了瓊瑤的那個公司!!”
嗬!
果然不愧是菲特.趙,為了紅,心甘情願的就把自己未來幾年的青春都給賣了。
“顧總,您既然知道《還珠格格》,那麼……這個戲咋樣?能火嗎?”
把那個“嗎”字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