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顧,故事大綱是你提供的,你最有發言權,你之前給的每一個故事,我都找了三個人來寫,最終定下來的六個劇本,也是大家公認最好的,你覺得怎麼樣?”
“挺好!”
故事的內容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透過故事所要表達出來的內在。
“這兩個劇本,看風格不像是咱們內地的編劇寫的啊!”
顧北將中英談判和喜迎回歸這兩個故事拿了出來。
韓三爺一看就笑了:“沒錯,這兩個劇本都是特意請的香江編劇寫的,既然是以香江老百姓的視角來講故事,自然得讓他們自己寫,讓內地的編劇寫,也寫不出真實的情況。”
這話倒是沒錯。
如果讓內地的編劇寫,很容易給寫偏了,到時候拍出來的全都是香江民眾熱切盼望迴歸,那玩意兒能是真的嗎?
就算是現在,依然還有很多香江民眾急著想要出國,賭上身家性命,也要去他們嚮往的西方自由世界去生活。
更別說當初聯合公報剛剛發表的時候了,當時香江的局面,可以說是亂作一團。
洋毛子知道守不住了,乾脆就不管了,一個個的都只想著往口袋裡劃拉錢。
再加上那地界看著不大,可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導致幫派橫行,普通人根本沒法過安寧日子。
還有就是對內地政府不瞭解,洋毛子又一個勁兒的詆譭,導致大量民眾出走,社會秩序都亂作一團。
但是,有人恐懼迴歸,就有人盼望著迴歸,這兩者之間的對立,不但能造成戲劇衝突,也是真實存在的。
“咱們還是分分工吧!”
張一謀這時候說話了,他本來在象山影視城,正拍著《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呢,突然接到了顧北的簡訊,讓他最好準備回京城。
一開始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等顧北說了是要為香江迴歸獻禮,他就一直在等著了。
這等大事,但凡是炎黃子孫,誰不盼著能為這喜慶的日子出一份力。
“對,先分工。”
陳愷歌說完,便將新中國成立的那個章節給拿走了。
“偏你們幾位,我就拍這個了!”
嘿!下手還挺快的。
其他幾人一看,也別客氣了,下手晚了,自己喜歡的故事可就不知道歸誰了。
趙保剛第二個拿走了中英談判,馮褲子拿走了抗戰期間的那個故事,最後給張一謀留了滿清割讓香江的故事。
“這個故事寫的太不嚴肅了!”
張一謀有些無奈,難道不應該尊老嗎?
四個導演當中,他的歲數最大,怎麼著也該他先選吧!
結果那三位一點兒都沒客氣,把最不好拍的一個故事留給了他。
舉國歡慶的日子裡,弄這麼一個堵心的故事,這不是擎等著捱罵嘛!
可已經這樣了,想反悔也不行。
“韓總,小北,我作為導演,修改一下劇本的權利應該有吧?”
張一謀試探著問了一句。
“當然有啊!!你想怎麼改都行,只要別脫離了故事大綱,另外,拍攝週期,應該不用我強調吧?”
顧北笑呵呵的說道。
這是一部獻禮片,肯定是要在慶迴歸期間上映的,上映時間現在基本上定在了7月2號到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