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顧北沒屬自己的真名。
他早就預見到了會有這一幕,只是沒想到來的這麼快。
畢竟前世《大話西遊》是沉寂了數年之後,才突然翻紅的。
這一世,顧北藉助了網際網路的威力,略過了沉寂這一節,直接將《大話西遊》給推到了頂峰。
“快走吧!”
雖然沒屬真名,可萬一要是有人神通廣大,挖出他這個編劇的真身呢?
內地觀眾確實要比香江那邊含蓄,且懂得剋制,不至於發生因為對電影不滿,就捶劇組主創的事。
可一直被人這麼罵,誰也受不了了!
陳小旭顯然是猜到了顧北的想法,見他急匆匆的模樣,沒忍住笑了。
上了車,電影院門口那幫人還在熱烈的討論著。
同樣的情形,此刻在全國各地也紛紛上演。
期待了這麼久,終於等到了《大話西遊》的後續。
那些沒看過“月光寶盒”的,今天兩場連映,也看了個過癮。
以前只能在論壇上圍觀,今天才算是知道了《大話西遊》到底是個啥。
感覺有點兒意外,畢竟《大話西遊》對原著的情節改編的太過徹底。
除了幾個熟悉的人名,其它的……
完全就是另外一個故事。
上映第二天,已經有專家站出來,對著《大話西遊》開始了第一輪口誅筆伐。
“簡直就是瞎胡鬧,孫悟空愛上了白骨精?人妖不分,是非顛倒,這樣的改編顯然缺乏對名著最基本的尊重。”
“所有參與創作的人都應該向全國人民道歉,作為文藝工作者,一言一行都應該體現出高度的責任感,古典名著是可以被拿出來顛覆的嗎?”
“這樣的改編我無法接受,整個故事已經完全背離了西遊精神,孫悟空的形象被徹底的踐踏了,讓人痛心疾首。”
“最讓我無法接受的是,這樣的文化垃圾居然還能被當代的年輕人追捧,是非觀念蕩然無存,實在可悲。”
這句話倒是說到了點子上。
《大話西遊》上映之後,奔赴電影院的主力軍正是年輕人,尤其以各地高校的學生為主。
想要讓上了年紀的人接受這樣一部離經叛道的電影,確實有點兒難為人了。
不能說他們思想固化,只能說,對於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他們遠不如年輕人。
在他們的認知中,唐僧就應該是法相莊嚴的模樣,孫悟空就應當對唐僧忠心耿耿,一路降妖除怪,堅定不移的西行取經。
至於白骨精,剛一冒頭就該一棒子打死。
年輕人看這部電影的角度就完全不同了。
在他們的眼中,這只是一個披著西遊外衣的故事。
拋開那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這個故事完全可以不用和西遊聯絡在一起。
不同的人,懷著不同的心境去看這部電影,都會有些不同的感悟。
看似是喜劇,實際是披著喜劇外衣的現實。
在錯誤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是什麼感覺??
很多人看這部電影都記住了“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這段臺詞,並將其奉為愛情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