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擁有眾多著名的明星藝人,其中包括陳到明、劉佳佳玲、梁佳輝、張國利、雙冰、鄧焯、黃教主等等都是華藝的人。
同時也製作了許多經典的影視作品,如《大地震》、《集結號》、《狄仁傑》系列等等佳作。
此外,華誼兄弟還投資了許多其他領域的公司,進一步擴大了公司的業務範圍。
透過一系列資本上的運作,華藝兄弟在2015年迎來巔峰時刻。
當時華藝的市值達到了900億,成為了內地電影市場的領頭羊。
可步入巔峰之後,華藝兄弟很快便墜入了低谷。
顧北重生之前,華藝便連年虧損,業績不佳,負債累累,一直在拆東牆補西牆,為了籌資還債,只能不停的質押貸款、減持套現、對外借款、變賣資產。
曾風光無限的華藝兄弟,為什麼走上了連年虧損的道路?
在顧北看來,華藝兄弟之所以隕落的如此之快,也是犯了國內眾多大企業的通病,那就是盲目擴張,在還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便急匆匆的開啟了多元化發展路徑。
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來分析,多元化發展必不可少,但是要在夯實了基礎之後。
多元化經營的風險主要來自於企業自身的經營風險,如果企業的資源有限,自然很難再將充足的資源投入到新的行業當中去。
大小王明顯是在華藝步入巔峰之後有些飄了,自以為在國內同行業中無敵了。
於是便開啟了盲目擴張,最終將華藝兄弟拖去了深淵。
相較於華藝兄弟,像博納、橙天一直專注於影視產業發展,在顧北重生之前,已經逐漸取代了華藝在影視行業的領軍地位。
當然,以上種種都是後話,現在的大小王還“單純”的很呢。
只是,華藝進軍電影產業不是應該在98年嗎?
投資的第一部電影正是顧北剛剛看過劇本的《沒完沒了》。
現在才94年,難道歷史的程序又被顧北的小翅膀給影響了?
“顧總,久仰大名,今天有幸認識,我們哥倆敬您一杯。”
王忠君的面相憨厚,態度恭敬,如果顧北不是重生的,很難相信他未來會有那麼大的成就。
“別客氣,你們是老葉的朋友,今天既然認識了,往後都是哥們兒。”
葉靜的面子,顧北必須得給,這哥們兒幫了他不少,今天特意帶著大小王來拜碼頭,就算以後是競爭對手,可在這酒桌上,顧北必須把面子給足了。
大小王明顯對顧北的態度非常滿意,哥倆都是場面人,尤其是小王更是八面玲瓏。
對著顧北就是一通彩虹屁。
好話確實讓人聽著舒服。
大概當初王碩就是這種感覺吧!
“小顧,今天帶他們哥倆過來,主要是忠君也弄了一個公司,最近想要拓展業務,對國內的電影市場挺感興趣,你是這一行的前輩,要是不麻煩的話,幫幫忙,帶帶他們,省的他們哥倆跟沒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
話說到這個份上,顧北自然沒法拒絕,他欠了葉靜不少人情,之前一直沒機會回報,難得今天“求”到他這兒了。
“老葉,你開口了,我肯定不能推,不過……這一行可不好乾,現在雖然放開了一點兒,上面也有決心整頓,可限制還是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