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個敬法,我和郭導今個還回得去嗎?每桌來一個代表。”
顧北都發話了,其他人自然沒有意見。
等敬酒的人都走了,郭保昌也喝多了,他的酒量不至於這麼點兒酒便醉倒,可他今天顯然是故意要把自己灌醉。
“高娃老師,陳老師,您二位受累幫著招呼大家,我先帶郭導去休息休息!”
顧北說著,將郭保昌扶了起來,歪歪斜斜的走進了一旁的休息室。
呼……
剛進來,郭保昌便長出了一口氣,也不用顧北扶著了,徑直走到沙發前坐下,掏出最喜歡的駱駝牌兒香菸,抽出一根點上。
“您沒醉啊??”
郭保昌笑了:“我十歲就能喝兩瓶子茅臺,十二歲一頓飯一罈子史國公,這點兒酒就想把我給灌醉了?”
既然不是為了躲酒,那就是……
“有什麼事,您就說唄!”
郭保昌深吸了一口煙。
“《大宅門》的故事講到這裡,還不算完美。”
明白了!
當初創作劇本的時候,顧北就曾看過,郭保昌一直把故事寫到了解放後,可就算如此,用他的說法,故事仍未結束。
那麼寫到哪裡才能算得上圓滿呢?
“我得把我自己個扒皮抽筋,不如此,我對不起我媽的養育之恩,日後到了地下,我也沒臉去見她老人家!”
這老頭兒是要瘋啊!
所謂的扒皮抽筋,分明就是想把他人生的汙點全都抖落出來。
可那段歷史能隨便拍嗎?
積極向上的可以,可要是當真揭露那個年代社會扭曲,人性險惡,劇本都過不了審查。
“郭導,咱們還是得……適可而止!!”
在顧北看來,《大宅門》的故事就應該圍繞著白景琦,進行到小日子投降,就已經很完美了。
後面解放後的那些事,還是不要提的好。
畢竟涉及到的一些事件太過敏感。
比如公私合營,有的人認為這是社會改造的必然,可也有的人認為這分明就是在巧取豪奪。
該怎麼把握?
誰能說得準這個度。
所以,乾脆就不要碰,真的碰了,讓觀眾看著曾經頂天立地,一身英雄氣的白七爺,被一個莫名其妙的鄭三蛋指著鼻子罵,誰心裡能舒服??
反正顧北前世看續集的時候,每每鄭三蛋登場,都覺得牙疼。
郭保昌的內心陷入了掙扎,他知道顧北說的很對,可他就是不甘心,他想要展現出來的是《大宅門》的全貌。
興起然後衰落,最後迎來新生。
而不是一個閤家歡的大團圓結局。
“您先不忙著做決定,這樣吧,眼下要緊的是做後期,央視那邊等著《大宅門》接檔呢,這個不能耽擱了,至於後面的故事,您等我從香江回來,咱們爺倆再聊,您看成嗎?”
郭保昌想了半晌,最後還是點點頭:“行吧!等你回來,咱們再聊。”
說完起身。
既然正事都說完了,那接下來……
“還有誰不服,咱們接著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