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北放下電話,見陳愷歌滿臉好奇的模樣,也沒解釋,繼續翻看著劇本。
剛剛聽陳愷歌介紹過,這個劇本是改編自葉昭言的《花影》,一開始顧北還沒記起來陳愷歌前世是否拍過這部電影。
可看過劇本的開頭之後,立刻就想起了這個劇本是陳愷歌的那部作品。
《風月》。
前世陳愷歌在拍這部電影之前,曾放出過豪言,要帶著這個作品,再度衝擊歐洲三大。
可結果呢?
這部電影上映後遭遇票房重擊,觀眾差評一片,甚至被主流影評雜誌形容成“金棕櫚得主患了頭腦發熱症,神思朦朧之際的作品”。
想到這句評價,顧北差點兒沒忍住笑了。
話說得簡直損到沒邊兒了。
而且,因為電影涉及了非常敏.感的話題,在香江上映的時候,直接被定成R級片,內地更是被禁止上映。
顧北也是在網上找到的資源,看過之後……
平心而論,雖然在格局上《風月》跟《霸王別姬》確實差著段位,故事本身的取向也很難在主流市場上討到好。
但是,在人性的剖析,角色的細膩程度上,《風月》的操作難度和成品精緻度,其實並不遜色。
如果有誰想知道人性在扭曲壓抑的環境下,如何病態的過完一生,那麼完全可以去看看陳愷歌的這部滑鐵盧之作。
輕度抑鬱症患者看過之後,絕對能堅定了衝出去的決心。
嗖……
啪!
以上說的都是反話。
顧北上輩子在網上看過這部電影之後,直接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來舒緩壓抑的情緒。
這破玩意兒絕對不是正常人能折騰出來的東西。
且不論劇情如何,單從人物設計來看,整部電影裡的每一個角色,都帶著一種與生俱來的病態。
而且,這種病態還貫穿始終,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會生出一種強烈的不適感,這也幾乎註定了整部電影的最終結局。
完犢子了!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顧北看的陳愷歌的第一部作品就是《霸王別姬》,當時簡直驚為天人,立刻將陳大導演視作精神導師,畢生的偶像。
隨後就按照陳愷歌的作品年表,一部一部的在網上找,於是緊跟著就看了這部《風月》。
看過之後,顧北最為強烈的感覺就是……
香酥鴿子旁邊擺了一坨臭狗屎。
陳大導演的腦子特麼進水了嗎?
想學王佳偉嗎?
劇情亂七八糟,毫不連貫,許多部分都是跳躍的,讓人感覺突兀、摸不著頭腦。
而且許多部分完全都沒有用處。
總體感覺就是亂拍了一個東西,然後透過剪輯愣拼出來了一個情節,拼得還不是嚴絲合縫的,甚至連王佳偉那個犢子都比不上。
比如最開始那個老爹告訴女兒多好多好的情節,有必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