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放心,我給他媳婦兒打電話了,什麼時候徹底緩過來,什麼時候再放他出門。”
韓三爺點點頭:“這就好,這就好!”
隨後拿起桌子上的電話,撥通了一個內部號碼。
沒一會兒,電話就打了回來。
“小顧,走吧!”
顧北知道,韓三爺這是打算要驗片子。
等兩人到了京影廠的小型放映廳,顧北才知道,不光是韓三爺,還有好幾位看著面熟,名字卻對不上號的。
寒暄了兩句,工作人員直接將母帶按在了機器上,拉上窗簾,熄滅燈光,很快前面的幕布便亮了起來。
顧北雖然對片子的質量很滿意,但此刻心裡也是感覺惴惴的,畢竟這種形式的電影,以前在國內還從來沒出現過呢。
尤其是敘事方式,並非傳統的單線或者雙線敘述,而是採用小品串聯式的結構。
這些老前輩能看得習慣??
在電影播放的過程當中,顧北也能聽到一些小聲議論,只是聽不清到底在說些什麼。
是褒是貶?
一切也只能等到電影播放完之後,才能有一個定論了。
不得不說,《甲方乙方》這部電影確實很怪,透過實現不同階層的不同夢想,透過六個小品式的段子串聯起整部電影。
沒有明顯的諷刺和批判,乍一看就會覺得這部電影的立意不高。
賣書的想過過當將軍的癮、廚子想嚐嚐寧死不屈,當英雄的滋味、幾次遭遇愛情失敗的人對生活喪失了信心、在家裡大男子主義,把老婆當受氣包、富人想體驗苦日子,明星想做回普通人、身患癌症的無房夫婦想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屋。
電影將荒誕與真實相結合,將幽默與喜劇相結合,想要呈現出來的,只是生活中的人情冷暖。
前世有人在網上發文,認為這部電影很膚淺,說這話的人,明顯是沒看明白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六個不同的段子,代表著的,是六種階層人不同的夢想。
賣書的生活安逸,生在和平年代,卻有一個將軍夢。這個故事代表了那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內心卻動盪不安,將人物內心與所處時代進行對比。
川菜廚子整天與油鹽醬醋打交道,心直口快,藏不住秘密,卻有一個守口如瓶的英雄夢。這個故事代表了小人物也有大夢想。
愛情失敗的人,喪失了生活的信心,想結束自己的生命。這個故事代表了那些將愛情當成人生全部的人。
在家裡大男子主義,不會尊重和疼愛老婆,拿老婆當受氣包的人。這個故事代表了中國絕大多數大男子主義的人。
有錢人想體驗吃苦的日子、明星想做一回普通人。這個故事代表了那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
身患癌症的無房夫婦,多年來兩地分居。這個故事代表了那些在社會上苦苦掙扎,只想要一個立足之地的人。
六段情節在價值層面上進行了轉換。
從書店老闆到戰場將軍,從心直口快到膽小如鼠,從喪失信心到恢復了自信,從大男子主義到學會尊重和疼愛老婆,從老闆到農民、從明星到普通人,從無房到有了短暫的家。
六個不同的場景和人物,反映了不同階層的不同夢想,也是這部電影真正想要表達的內涵。
每一段情節進行到最後,都會呈現出反轉。
賣書的體驗了一把將軍的癮,可終究只是黃粱一夢,最後連衣服都讓人給扒了,只落下了一張照片。
廚子想要守口如瓶,最後才發現,英雄還真不是人人都能當的。
愛情失敗的人,一夢過後,還是沒能得到想要的愛情。
大男子主義的男人,想要體驗一把苦日子,可到頭來自己卻是最受不了委屈的人。
想要當普通人的大明星,放下身段,低三下四的想要重新回到鎂光等下,想要吃苦的大老闆,最後連村裡的耗子都沒放過,就差要吃人了。
可能真正實現了夢想的,也只有那位身患癌症的婦女,至少在她死之前,她真的有了一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