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計劃今天就把季宗布的所有戲份拍完,可計劃趕不上變化,中午剛吃完飯,突然下起了雨。
劇組都準備出發了,卻被這場雨給趕了回來。
郭保昌只能臨時調整拍攝計劃,本來下午是準備拍季宗佈教小白景琦騎馬。
還有季宗布和長大後殺洋毛子的一場戲。
現在……
好在是太陽雨,應該影響不大。
先把一場內景戲給拍了。
季宗布上任白家的私塾先生,把調皮搗蛋的小白景琦給教訓了一頓。
隨後兩個人吃飯的時候,季宗布又憑藉著真本事蟄伏了熊孩子。
小白景琦也記起了他小時候被武貝勒綁架,正是季宗布救了他。
說起顧北扮演的這位季先生,雖然出場不算多,但絕對是故事裡掃地僧一般的存在。
在季宗布成為白景琦的老師之前,白景琦完全就是一個混世小魔王。
他不僅時不時把家裡搞得雞飛狗跳,還常常把教館弄得烏煙瘴氣,甚至接連氣走了四個教書先生。
給徳先生的鼻菸裡倒過臭豆腐湯,給韋先生的簇新長袍上撒過墨汁,四個教書先生,都被白景琦折騰得灰頭土臉的離開了白家,以至於再無人願意做白景琦的老師。
人家還想多活幾年呢。
就在白家上下為給白景琦找老師愁的一籌莫展之際,季宗布主動請纓來到了白家,成為了白景琦的老師。
不服管教的白景琦,偏偏被季先生給治得服服貼貼的。
季先生很看好天性頑劣的白景琦,在季先生身上,白景琦也學到了很多受用一生的東西。
顧北前世看《大宅門》,也覺得白景琦擁有季宗布這麼一個好老師,真是幸運。
小白景琦曾對他的母親說:“教館的先生都好像從墳地裡爬出來似的,瞧著彆扭。”
從小白景琦的這句話裡,可以看出,他之所以一再捉弄過去的幾位老師,根本原因就在於他壓根對這些老師不服。
可季宗布呢?
人家論文,是國子監的監生,論武,是神機營的武師。
不管學問還是功夫,都是一等一的,可年幼的白景琦並不清楚監生、武師意味著什麼,對初來乍到的季宗布,他同樣表現出了不服。
於是故技重施,想像氣走其他教書先生一樣,趕走季宗布。
把墨盒放在教館的門上,想給季先生灑一身墨汁,還想奪走季先生的戒尺,以顯示自己的能力,甚至想拿裁紙刀,刺傷季老師。
可不管小白景琦耍什麼花招,最終都被季先生一一反殺。
後來在吃飯的時候,白景琦還發現,自己兩隻手都撅不折季先生的一根手指頭,自己能背幾句詩,可季先生可以將《莊子》倒背如流。
他到了這個時候才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功夫和學問都如此出眾的人,所以他服了,徹底服了。
小白景琦終於擁有了一個讓他佩服的五體投地的老師,而季先生之所以願意帶白景琦,也是因為他看好白景琦。
季先生為人正直、好打抱不平,所以在小白景琦被武貝勒找人綁架後,他出手救回了白景琦。
可在他把小白景琦帶到白家大門口時,白景琦竟然拿出了一張從綁匪那裡偷的牌,讓季先生教他怎樣把牌捏成末兒。
那一刻,季先生必定十分驚喜,因為當時不過才幾歲的白景琦,竟然能揹著武功高強的他,以及綁匪,將一張牌藏在身上,而這是極需要抓機會的能力以及眼力見的。
另外,白景琦偷牌的目的,是為了讓季先生教他把牌捏成末兒,可見白景琦喜歡學習,也渴望學習。
季先生便在此刻開始覺得,白景琦是一個可塑之才,所以在無人願意做白景琦的老師之際,季先生覺得不能浪費了白景琦這株好苗,於是來到了白家。
而白景琦也是在瞭解了季先生的學問和功夫後,對季先生心服口服。
季先生和白景琦這對師徒,看似是因為巧合和幸運走到了一起,實則是因為相互欣賞,成為了一對師徒。
白景琦雖然頑劣,但他並非不學無術,更不是個榆木腦袋的人。
白景琦在未上學之前,就會背不少詩詞,他一連串的古詩背下來,驚的他父親都一愣一愣的。
像白景琦這種天資的孩子,並不需要一個搖頭晃腦、照本宣科的教書先生,帶著他念之乎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