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事先不聊,關於影視城的專案,市裡的領導和你談過了嗎?”
徐小明忙道:“提了一下,不過被我搪塞過去了,我還是想先聽聽您的意見。”
“我沒什麼意見,地方已經看過了,現在就等著你過來,幫著市裡的領導們下決心了!”
透過這兩天的接觸,顧北明顯能感覺到,領導們對他並不放心,現在徐小明這個“正主”到了,接下來的事情,想來應該能變得簡單些。
剛剛顧北已經解釋過了,徐小明也明白是怎麼回事兒。
“既然這樣,明天先去那個象山看一看,要是沒問題的話,抓緊時間談一下合作的細節。”
要在象山建設一座影視城,肯定不可能把市裡甩來。
這個專案,必定是要分出去一份的。
具體多少,這個就需要談了。
要是在改開政策剛實施的那幾年,顧北根本不可能搞這種大動作,因為即便是一切順利,到頭來也有可能為他人做嫁衣。
那個時候,但凡外資入境,無論投資什麼專案,都不可能拿到控股權。
控股的必須是國有資本,這是硬性規定。
這也是為什麼,最開始各地招商引資不順利的原因了。
外國人可不瞭解中國的國情,在他們看來,掏出來真金白銀,在內地投資建廠,為的就是賺錢。
結果錢花出去了,最後連控股權都拿不到,即便擁有經營權,可心裡必定不踏實。
不過現如今,內地的投資環境,和政策上的一些規定,明顯要寬鬆多了,而且,越往後,限制會變得越少。
“控股是必須的,只不過這樣一來,我們要付出的代價恐怕要比預期大很多!”
徐小明聽了,也明白顧北是什麼意思。
來的路上,負責接待的那位領導,已經透露了一點兒訊息。
“顧先生,如果當地政府提出,用土地來參股的話,你覺得我們要投入多少,才能拿到控股權?”
如果放在十年、二十年之後,那麼大一片土地的使用權,沒有幾十億都下不來。
這還得在政策扶持的情況下,否則只會更多。
但是,現在土地還沒有後來那麼值錢,而且,顧北相中的地方,目前還沒有開發,價值應該更低一點兒。
“我現在能拿出來的資金大概有兩個億,邱先生也掏這個數,到時候,我們至少要一起拿下60%的股權。”
差不多四個億,影視城的後期建設應該足夠了。
就是不知道這個數字,能不能讓市裡的領導動心了。
“港幣??”
“我說的是人民幣,不過我們投到這裡的錢,需要用港幣來結算。”
內地發展,眼下急需的就是外匯。
港幣雖然沒有美元那麼金貴,但畢竟是和美元掛鉤的,投到內地,照樣也算做外匯。
真要是拿人民幣,領導們未必能看得上。
徐小明自然不明白這裡面的道道,既然顧北這麼說,他只要照做就行了。
當天晚上,市裡安排了歡迎宴會,顧北作為隨行人員,也有幸享受了一頓招待晚宴。
轉天,顧北就帶著徐小明去了象山,將他對這裡的規劃,跟徐小明介紹了一遍。
“顧先生,您的意思是說……這麼一大片土地,我們都要拿下?”
只是聽顧北簡單說了一下未來影視城的規模,徐小明就已經被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