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到《亮劍》這部電視劇,要說真的有多好,其實也未見的。
全劇當中存在著很多硬傷,對軍史黨史知識稍微多瞭解一點兒就能挑出一大堆的毛病。
比如李家坡圍殲戰那場戲,一個普通的團居然有一次性用3600顆手榴彈的資本,這在當時顯然是不可能的。
還有毫無隱蔽的直衝式衝鋒,李雲龍多次抗命而不被嚴懲,顯然這並不符合史實。
前世還曾有人說《亮劍》是抗戰劇的巔峰,就算是顧北,也實在難以苟同的,最多也就是質量不低而已。
但是,從另一方面,如果放寬評價的標準,甚至根本不去用嚴格戰爭片的標準去看待這部電視劇,就會發現《亮劍》真的是不可多得的好劇。
首先是人物,一部電視劇,只要人物塑造好了,把握住觀眾是絕對沒有問題的,這方面《亮劍》可以拿滿分。
男主角李雲龍,成功表現出了農民出身、文化水平很低,但又靈活狡黠且霸氣十足、重情重義。
在他的身上,同時具備著正氣、匪氣、霸氣和靈氣,此四者缺一不可,否則就不是李雲龍了。
儘管他是那樣的不完美,那樣的缺點一堆,但觀眾仍然會由衷喜歡這個真性情的漢子。
此外,儒雅而不失勇武的趙剛,智勇雙全,深明大義的楚雲飛,沉著而不失霸氣的孔捷、丁偉,質樸勇敢又有點小狡猾的魏和尚,赤膽忠心的段鵬,乃至冷酷又充滿一種獨特魅力的小鬼子山本一木……每一個登場的人物,都讓人印象深刻。
其次是情節,整部劇把焦點對準了李雲龍的抗戰生涯,大大小小的戰鬥和人物豐富的生活細節貫穿全劇,高.潮一撥接一撥,令人慾罷不能。
好看的人物,加上好看的情節,有此二者,作為一部叫好又叫座的電視劇,《亮劍》已然成功。
但其優秀之處還不止於此,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情懷。
這部電視劇是有精神的,它塑造了一群熱血報國的軍人群像,李雲龍、丁偉、孔捷、趙剛、孫德勝、魏大勇、楚雲飛等等。
雖然他們有這樣那樣的缺點或矛盾,但一旦風雲突變,劍將出鞘,他們就個個是頂天立地的好漢子。
當觀眾們看到孫德勝那驚天地泣鬼神的“騎兵連,進攻!”,趙剛毅然喊出“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們要殺出獨立團的威風!”,丁偉那霸氣的“當然是我的了,我看上的就是我的!”
以及李雲龍一次次的怒髮衝冠拍案而起,觀眾能深刻的感受到一股股真正的男兒本色、英雄氣概,對內心的衝擊與震撼。
所有成功的因素都已經具備了,顧北還有什麼可操心的,至於那些批評聲,聽聽就好了,讚揚聲,也不用太放在心上。
而且……
“主任,這是好事兒,爭論越兇越好,都省的咱們再做宣傳了。”
有句話,顧北沒說,怕阮若霖覺得他裝掰。
不招人嫉是庸才!
有能耐的人,才會招人忌恨。
那些沒能耐的,誰會拿眼去瞧?
“洪副臺長這幾天沒少找您商量吧?有多少地方臺聯系過了?”
去年下半年,廣電終於出臺了新規定,從國內電視行業起步,一直延續至今的以物換物政策終於被取消。
各家電視臺製作的電視劇,版權自理,無論是交換,還是出售播放權,廣電部門不再幹涉。
也就是說,《亮劍》可以拿出來賣了。
為此,顧北還特意寫了一份報告,交給了阮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