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精神,是一種勇氣、一種力量,更是一種魄力。
而魄力是面對困境時的果斷抉擇,是永不言敗的信心,是鍥而不捨的執著。
超人的魄力會讓敵人望而生畏,更讓戰友哪怕身處絕境之中,也會充滿信心。
李雲龍曾經對他計程車兵說過:“我最喜歡狼,它又兇又猾,尤其是一群狼更可怕,就連老虎見了也要怕它三分。我希望我的部下也能變成狼,一群有著共同信念的狼。”
具有這種魄力的人,才是真正的戰士,真正的軍人,真正的領導者,是國家、民族、軍隊真正的不屈的脊樑。
亮劍精神講的就是這種驚天駭地的氣魄。
古代劍客狹路相逢勇者勝,哪怕對方是第一劍客,明知不敵,也要亮出自己的寶劍。
勇氣可嘉,雖敗猶榮。
這就是亮劍精神,有了這種精神,縱然是敵眾我寡,縱然是身陷重圍,也能勇往直前。
在堅苦卓絕的戰爭中,正是這種亮劍精神指引著中華民族堅強的抵禦外來的侵略,生存至今而屹立不倒,亮劍精神講的就是大無畏的膽略。
人們常說:狹路相逢勇者勝。
何謂勇者,勇者不僅僅是指那些敢於直面敵人炮火的英雄,同時也是指那些敢於面對困難,在困境中也可以求生存、求發展的人。
在戰爭年代,兩軍對峙,雙方爭奪的是陣地,退一步就等於是把自己的陣地讓給了敵人,也等於是把勝利的希望讓給了敵人。
正因為我軍在強大的敵人面前的勇往直前,毫不退縮,才將鬼子趕出了中國,把老蔣趕出了大陸,成為笑到最後的勝利者。
《亮劍》這個故事中,孔捷在遇到山本一木特工隊的時候,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慘敗。
當他被撤職的時候,對李雲龍說過這撥鬼子是如何如何的厲害。
如果在這個時候李雲龍害怕了,退縮了,失去戰鬥的勇氣,何來日後全殲山本一木特工隊的壯舉。
做任何事情都是要面對困難的,關鍵看如何去看待困難、正視困難。
如果每次遇到困難就逃避,那麼永遠只能仰視勝利,只能在通往勝利的道路上舉足不前,永遠無法站立在勝利的陣地上。
有的時候,困難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可怕,只要有勇氣抽出寶劍,敢於亮劍拼搏,必能砍開一個缺口,衝出重圍。
李友斌站在顧北的面前侃侃而談,情緒異常的亢奮,他還沒從故事當中走出來,此時此刻,他彷彿就是李雲龍,一個面對強大的敵人,敢於從正面突圍,面對鬼子據守的平安縣城,也敢於打一場驚天動地圍殲戰的李雲龍。
“我認為,這個劇本所要傳達的,就是面對困難,敢於拼搏的勇氣,就是這種亮劍精神,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說到最後,李友斌幾乎就是在吼,在咆哮。
顧北聽著都不禁熱血沸騰了。
好傢伙的!
這位不應該當演員,應該去當新聞發言人,有他在,誰敢放屁。
啪啪啪……
掌聲響起,終於將李友斌拉了回來。
呃……
好像激動的有點兒過頭了。
張麗還在鼓掌,她剛剛聽得也是激動不已。
聽李友斌的演講,可比看劇本要過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