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實情,唐國鏹確實帥,可也被他的外形條件給拖累了,現在人們提到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文弱公子哥。
以前,這種型別的形象還挺受歡迎的,但隨著小日子電影《追捕》在內地上映,高倉健式硬漢開始盛行,唐國鏹的奶油小生這款,也不再受到大眾喜歡。
甚至有人公開表示過:除了臉,唐國鏹還剩下什麼。
這樣的言論開始氾濫,有野心的唐國鏹自然不甘心當一個“小白臉”,他也嘗試著突破自我,極力尋找轉型的機會。
《高山下的花環》的出現,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這部戲的導演本沒打算找唐國鏹來出演影片中的趙蒙生,這部電影是個戰爭片,場景非常激烈,根本不適合奶油小生。
唐國鏹毛遂自薦,誠懇地嚮導演訴說自己想出演的決心,看到他的誠心,導演才決定給他一次機會。
事實上,這部戲裡,唐國鏹的表現並不差,將一個剛開始把戰場當兒戲的嬌弱高幹子弟,到目睹連長為自己而死,內心的熱血徹底被點燃,最後親自扛著炸包,無所畏懼衝向敵人碉堡,一個成長的趙蒙生人生軌跡完美的展示出來了。
電影上映之後,也是好評如潮,成為經典中的經典,橫掃八項大獎。
然而,對於急於轉型的唐國鏹來說,事情沒有像他想得那麼發展,劇中另一個男主角呂曉禾獲雙料影帝,而他顆粒無收。
因為,他飾演的趙蒙生人設,並不符合當下的主流,即使最後有他的高光時刻,也不足以彌補人設上的缺陷。
雖然,這部影片提高了他的知名度,但距離唐國鏹心中的目標,擺脫奶油小生的稱號,還有一段距離。
不成功便成仁。
破釜沉舟的唐國鏹無視各種找上來的劇本和資源,毅然決然選擇去京影進修,從當紅明星到學生,這種落差一般人難以接受。
唐國鏹在所有人不理解的目光下,選擇從頭再來,捶打自己的演技,他也不確定等自己畢業之後,影視圈裡是否還有他的位置,這算是一場豪賭。
可就在這個時候,妻子自殺帶來的負面影響,直接讓唐國鏹成為了眾矢之的。
現在還沒有劣跡藝人那麼一說。
但是,這麼大的一個汙點,還有妻子留下的遺書作為佐證,唐國鏹就算是當真冤枉,可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
這種情況之下,顧北居然還敢推薦唐國鏹來演諸葛亮,這擔子也當真夠大的。
可王福林卻沒有第一時間拒絕。
這些日子,他也一直在猶豫,現在大部分的建議,都是要將諸葛亮這個角色分為兩段,青年時代找一個人來演,從三顧茅廬一直到白帝城託孤。
後面這部分再找一個人來演,主要是七擒孟獲,還有六出祁山。
要是按照這麼分的話,選角倒不是很難,特別是後半段的諸葛亮,無論是眾望所歸的李法曾,還是陸續被推薦給他的馬京武、焦晃都非常適合。
可王福林不願意,諸葛亮作為全劇的靈魂人物,絕對不能是一個割裂的形象。
顧北推薦的唐國鏹,王福林也並不滿意,讓其演青年時代的諸葛亮倒是沒問題,可老年的諸葛亮……
不對!
這小子既然敢推薦,那肯定不會是無的放矢。
難不成,唐國鏹這個奶油小生還真能行?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