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鍋似閬苑仙葩啊……”
“一個屎美玉無……瑕啊……”
錄音棚外面,顧北直接一巴掌呼在了臉上,咬字不清就算了,畢竟紅樓劇組的演員來自天南海北,有點兒口音也很正常。
可是,連調兒都找不準是幾個意思啊?
看著裡面還在自我陶醉的陳小旭,顧北都想扔鞋了。
這都唱的什麼玩意兒啊!
不光顧北,王利平也在外面,和他一起的還有被選中的《紅樓夢》主題曲演唱者張麗。
像《紅樓夢》這樣的大製作,主題曲按道理說,應該邀請一位國內知名的歌手來唱,可王利平偏偏不按常理出牌,選的居然是個非專業。
張麗是東北人,從小就喜歡唱歌,中學畢業後,考取了長春京劇團。
可是,在一次演出中,張麗不小心摔傷,沒辦法再上臺唱戲,傷養好之後,就去了長春一汽做了化驗員。
長春一汽有一個文工團,張麗經常在文工團參加活動,一開始還是唱戲,後來又開始唱流行歌曲,逐漸成為了文工團的主力演員。
王利平早年就認識了張麗,那時候長春當地的電視臺《每週一歌》欄目,有一次播放張麗演唱的歌曲,王利平正好去長春出差,偶然間看到了,就透過單位找到了張麗,兩人就這樣認識了。
之前,《紅樓夢》的主題曲《枉凝眉》定稿,可是,由誰來唱又成了難題。
在王利平看來,唱《紅樓夢》的歌需要的是技巧之外的純真,這種青澀感,已經形成演唱風格的專業名家不可能具備。
就和王福林導演挑演員只選新面孔一樣,王利平也不希望觀眾在看在聽歌的時候,去聯想演員過去的形象。
他想要的是一種初來乍到的,純純的,略帶生澀的音樂感覺。
於是,王利平一下就想到了他之前認識的張麗,可是,他用一個廠裡的工人來演唱《紅樓夢》這樣重要的作品的主題曲,王福林導演會不會同意?
結果,連王利平也沒想到,王福林居然非常信任他,只猶豫了一下,便當著他的面表示:我來去向廠裡借人。
也有人提出質疑,王福林的回答是:王利平自己的曲子,斷不會找人唱砸了。
這樣的信任,讓王利平幾乎落淚。
顧北聽說後,倒也能理解,王利平選張麗來唱,是為了表現紅樓劇中人的純潔無暇,可是張麗畢竟不是歌唱家,擔此重任有許多東西要學。
張麗接了這麼重要的任務,內心的壓力可想而知,這段時間,她也非常虛心的在學習。
將一塊璞玉雕琢成器並不簡單,需要付出很多精力。
每天在王利平那裡練完歌,張麗經常掉著眼淚離開。
因為缺少專業訓練,她常常注意了這兒,就忘了那兒。
王利平想盡辦法調動她的積極性,同時也不忘刺激她,讓她記住那些該記住的地方。
僅《枉凝眉》一曲,王利平已經教了一個禮拜,從一個字一個字地唱,再到一句一句連通,最後融會貫通,張麗唱的每一個字、音、虛實、停頓、拖腔,都是一點一點精心設計出來的。
顧北在得知這件事以後,還曾打趣王利平:“您只借了人家一個嗓子。”
之所以這麼嚴厲,用王利平的話來解釋:《紅樓夢》就是中國人心尖兒上的寶貝,將來的人還可以把《紅樓夢》再重拍一百次、一千次,還可以再拍一百年、一千年,總會有人超越前人。我們的責任就是用自己的才華、努力和心血,築起一道《紅樓夢》的高牆,讓後來的人超越時,知道沒那麼容易。
這話說得,當真很霸氣。
只是……
張麗艱苦的學習過程,顧北並不擔心,他又不是《紅樓夢》劇組的,有機會的話,就幫上一把,如今他的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春節晚會上面。
“王老師,您也瞧見了,就這樣……實在是拿不出手啊!”
顧北現在都要愁死了。
已經一個多星期了,眼瞅著時間也來到了一月下旬,距離春節晚會錄製沒剩下多長時間。
可就是這麼一首歌,居然遲遲拿不下來。
請了專業老師來教也不見效。
瞧著一個個秀外慧中的,偏生都是榆木腦袋,怎麼掰扯都不開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