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爭功?”
黃一賀看了一會兒,透過結構就能看得出來,這是個相聲臺本。
這小子,還真是個全才啊!
不光能寫短劇的文學劇本,還能寫相聲的臺本。
接著往下看,越看越有意思。
一個相聲演員得了大獎,結果五官都跑出來爭搶功勞,眼睛說自己的功勞大,因為眼睛是心領的視窗,嘴說自己的功勞大,因為相聲演員的基本功都在嘴皮子上面,可耳朵和鼻子不答應了。
將五官擬人化,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表功,然後有開始指責對方,攻擊其缺陷,最後都居功至傲一致要求長腦袋頂上。
透過這樣一場鬧劇,諷刺社會上那些只懂得強調自己重要,不講究整體統一、團結一致的人。
“好,這個更好。”
產房門口只是批判了社會上重男輕女的現象,喜劇效果要遠大於教育意義,這個相聲臺本雖然同樣也是一出喜劇,但是反應的問題更深刻,諷刺的也更加到位。
再往後翻,居然還有。
“小顧啊,你到底寫了幾個本子?”
“不多,一共就寫了三個,兩個小品短劇,一個相聲,您要是覺得還行的話,咱們就好好商量商量,您也幫著潤色一下。”
“用不著!”
黃一賀知道,顧北說讓他幫著潤色,無非就是想要將功勞分給他一部分,只要動了筆,到時候在作者一欄裡署名,他也能跟著節目一起火了。
“你寫的已經很好了,我再往上加一個字都是多餘,還是不嫌醜了。”
作為春晚的總導演,黃一賀得到的好處已經足夠多了,該是顧北的功勞,就是顧北的,他可不會爭。
三個劇本,黃一賀心裡對最後一個劇本也充滿了期待。
“秧歌情!”
愛情故事?
這個能拿到春節晚會的舞臺上去演?
可看了開篇,黃一賀就知道自己誤會了,因為故事的主角是一對農村的老夫妻,老頭兒當年一曲多情的小喇叭,吹開了少女時期老太太的心扉,而老太太年輕時扭的小秧歌也跳進了還是小夥子的老頭兒的心靈。
說著有點兒繞啊!
呵呵!
時過境遷,兩個人也都老了,年輕的時候為了生計奔波,老頭兒早就放下了小喇叭,老太太也沒工夫再扭大秧歌。
可隨著改開,農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老太太雖然上了年紀,但是又扭起了大秧歌。
老頭兒呢?
當過村幹部,心裡始終有點兒端著,不好意思再“與民同樂”。
最後還是在老太太的勸說下,才終於放下了包袱,又拿起了小喇叭。
整個故事沒有任何批判、諷刺,有的只是對現在農村新生活的讚美,老頭兒老太太都開始享受生活了,這不正好可以表明,現在農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嘛!
“好,這個也好,都是好故事,小顧啊!真難為你了,你是……怎麼想出來這麼多好故事的!”
別的作家搞創作,都要深入一線去體驗生活,可顧北也沒去過農村啊,居然能將一對農村老夫婦刻畫的這麼傳神。
“誒?你這下面怎麼還有啊?這是……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