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婕剛說完,就響起了敲門聲。
顧北都來不及回楊婕的話,連忙跑過去開了門。
“鄧社長。”
顧北打過招呼,就朝著跟在鄧峰後面的那個人看了過去。
感覺到顧北投來的目光,對方抬起頭,禮貌的笑了一下,看神情明顯有些拘束。
正主到了。
“請進,鄧社長,張先生,快請進。”
鄧峰帶來的這個人正是張銘敏。
跟在鄧峰身後一起走了進來,張銘敏還有點兒懵,他正上著班呢,唱片公司的人找過跟他說,有內地來的大人物想要見他。
內地來的大人物?
張銘敏當時驚得心跳都過速了。
琢磨了半晌,也沒想明白“內地來的大人物”為什麼要見他啊?
他們家遷來香江已經四代人了,在那邊也早就沒有了親戚,而且,他……
好像也沒幹過什麼出格的事啊!
真要說出格的話,也就是大著膽子去參加了業餘歌手大獎賽,然後拿了個優秀獎,還有就是……
發行的那張專輯。
專輯已經發行了一個月,可銷量差得離譜。
現在的香江人更喜歡的還是粵語歌,對國語歌並不感冒。
要不然,他一個已經正式入行的歌手,也不至於還在電子廠打工賺錢了。
黃一賀打量著張銘敏,跟盒帶上面的照片相比,人要更瘦一點兒,不過面相倒是挺正,難怪能將那首歌唱得如此傳神。
“張先生。”
“呃……是,我是張銘敏。”
看著屋裡的幾個人,張銘敏更加緊張了,他不是沒見過內地來的人,電子廠的工友其中有很多都是從內地過來的。
和其他香江人對內地人的歧視態度不一樣,張銘敏倒是對內地人很有好感,勤勞肯幹、樸實內斂,就算是受了欺負,通常也會選擇忍耐,不像本地人,時不時的就要搞事情。
“我們是聽了張先生的這首歌,才聯絡到唱片公司,有件事,想要徵求一下張先生的意見。”
張銘敏看著顧北拿出來的那盒卡帶,自然再熟悉不過了。
他也曾想過,發行了專輯就能出大名,賺大錢,可是都一個月了,唱片公司都不怎麼搭理他了,他也以為這張專輯早就石沉大海,卻沒想到居然能被“內地來的大人物”給注意到。
“有什麼事,您請說,您請說。”
張銘敏的普通話雖然帶點兒港式口音,但還算標準。
顧北沒說話,而是看向了黃一賀。
您才是籌備組的組長,邀請人的話,還是您來說吧,顯得正規。
黃一賀也明白,當即便開口說道:“是這樣的,我們都是央視的工作人員,請你來的目的……今年春節,我們準備辦一場大型的文藝演出,希望能邀請香江的演藝人士參與其中,不知道張先生有沒有興趣?”
如果是在內地,直接向所在單位發通知就行了,只是一場文藝演出,又耽擱不了多長時間,沒有哪家單位會這麼不給面子。
可這裡是香江,張銘敏要是不願意的話,誰都沒轍。
“邀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