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深處這個名字,對顧北還真的是一點兒都不陌生。
80後誰還不會吼兩嗓子:不敢在午夜問路,怕走到了百花深處。
前世顧北也曾慕名到過這個地方,原以為這個地方種滿了花,可真的來過之後,才知道屁也沒有。
就是一條很普通的老胡同,要說出名的話,倒是那間錄音棚的名氣更大一些。
越往裡走,顧北越覺得忐忑,好不容易找到一套獨門獨院,產權清楚的四合院,可這裡的環境實在是不怎麼樣。
兩側的磚牆斑斑駁駁,路面也是坑窪不平,還有成分不明的積水,要是個破敗不堪的老宅子,顧北還真提不起興趣。
後來的四合院之所以精貴,就是因為這些老宅子經過了數百年的積澱,所蘊含的歷史氣息。
否則的話,誰吃飽了撐的,非得在寸土寸金的京城,花上幾千萬上億的買上一頓破磚頭,爛瓦塊。
敲開門,房主正如馬三兒說的那樣,是一對老夫妻,看著就像文化人,說到賣宅子的時候,老太太滿臉的不捨。
可終歸還是無奈,住在上海的姑娘連著來了好幾封信,希望他們老兩口子能搬過去一起住,方便照顧他們的同時,還能幫著照看一下外孫子。
原本是不打算賣房的,可姑娘那邊也不寬裕,結婚之後一直跟女婿的哥嫂擠在一起,於是就想著把房子賣了,幫襯著在上海給姑娘女婿安個家。
都是兒女債,當父母的不還清了,根本閉不上眼。
裡裡外外,仔仔細細的看過之後,顧北倒是感覺到了意外之喜,衚衕破成那樣,這套四合院卻儲存完好。
進門的影壁都沒有絲毫殘缺,不像顧北現在住的那套三進四合院,影壁上的仙鶴腦袋都不知道被誰家淘氣的孩子給摳掉了。
接下來談價也很順利,老爺子給了一個非常良心的價格,7000塊錢,連帶著屋裡的傢俱全都歸顧北了。
一進的四合院賣這個價格,倒也不算便宜,可儲存這麼好的四合院在京城確實十分難得。
顧北也沒矯情,直接略過了劃價這個環節,催著老兩口子抓緊時間辦過戶手續。
更讓顧北意外的是,這年頭政府職能部門的辦事效率。
兩張申請表填完,就開始登記顧北的個人資訊,隨後咔咔兩個大章蓋完,顧北交了一塊兩毛錢,順利拿到了房本。
這速度快得……
顧北甚至覺得比他重生更加離奇。
需要的各種證明呢?
讓人跑斷腿的各種手續呢?
好吧!
手上拿著房本,從房管局出來,顧北還覺得不大真實。
從今往後,他也是有房一族了。
“三哥,我下午還得上班,就不請你那朋友吃飯了。”
說著,顧北從口袋裡掏出一個早上出門的時候,就準備好的信封,裡面是500塊錢。
事情辦的順利,顧北自然也不能小氣了。
更加重要的是,往後還得指望那位麻桿兒繼續給他淘換房子呢。
重生一次,不多弄幾套,豈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