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記得嘛!
顧北的第一桶金就是這麼來的。
說起來,顧北還真得好好感謝馬三兒,給提供本錢,還陰差陽錯的介紹了門路。
“自打那天開始,哥哥我就一直走背字兒,甭提多倒黴了,收上來幾件破爛玩意兒,沒一件是真的,託人搭橋談了幾筆買賣,也沒有一筆能成……”
馬三兒絮絮叨叨的說著最近的不順。
顧北聽著也沒往心裡去,像馬三兒這種什麼都不懂,就敢幹古玩行的,他要是能一直順風順水的賺大錢,除非祖墳挨著十三陵。
天底下,哪那麼多傻老外讓他懵啊!
“三哥,你就沒想過找個正經事由。”
馬三兒嘮叨了好一陣,被顧北打斷,還意猶未盡的,張了張嘴,滿臉的苦澀。
“要是能有份正經工作,誰願意跟街面上混啊!”
說著,又端起了酒杯。
“小北,你跟大院住著,還能看不出來,咱們院兒二十多戶人家,除了你們家,有一個瞧得上我的嗎?”
顧北想說話,卻被馬三兒給攔住了。
“我也知道是因為什麼,不就是我沒工作嘛,以前歲數小,家裡沒大人,飢一頓飽一頓的,不當衚衕串子,我怕是早餓死了,後來下鄉,返城了說是給安排工作,可你看看,光咱們這條衚衕,回來的知青就有三五十人,哪那麼些工作能安置得了啊!”
越說,馬三兒心裡越苦悶。
“說我不是正經人,我怎麼就不是正經人了,我是偷了,還是搶了,靠自己的本事吃飯,憑什麼一個個的瞧見我,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小北,不是當哥哥的跟你吹牛掰,就是我以前練煙攤兒的時候,一個月下來,都不見得比你們家,我叔賺的少。”
這話倒是實情,不說別的,單單這伙食標準,大院裡還真沒有幾家人能比得上。
當然了,馬三兒家裡就他一個人,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像其他人,一大家子要養活,不精打細算的哪能行。
“三哥,要是有個正經事做,你幹不幹?”
顧北今天可不是來聽馬三兒發牢騷的,趕緊止住了他的話頭。
正經事?
馬三兒見顧北又提起這個,咂摸了幾下嘴,突然笑了。
要是放在以前,有人跟他說,能給他介紹份工作,哪怕是在街辦工廠,跟一幫老孃們兒糊火柴盒,他也保準樂顛顛的去了,掃大街都成。
有工作就意味著有穩定的工資收入,到時候,相親找物件都能長得開嘴。
現在返城知青這麼多,沒工作的一大幫,到哪不能踅摸一個啊!
可混了兩年,現在讓馬三兒找個地方,穩穩當當的上班,他心裡還真就……
“小北,是我嬸兒讓你來的吧?”
顧北一聽,就知道馬三兒是誤會了。
“不是我爸媽,你也知道現在一個工作名額有多難。”
眼下個體經濟,自由貿易,都還處在萌芽階段,所謂的正式工作全都是那些國企、集體企業,一個蘿蔔一個坑,工作崗位都是父退子繼,多餘的一個也沒有,想要進那些大廠,除非有特別硬的門路。
顧孝武在食品廠就是個保衛科長,李素芬在京影也只是個美工師,家裡又沒門路,哪有本事給馬三兒找正式工作啊。
“知道,知道,不像你,大學生,畢了業就是幹部。”
央視的碎催小美工,這也算幹部?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