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楊婕現在過來要錢也沒錯。
臺裡領導不拍板,給不給錢?給多少錢?
要是定不下來的話,外出採景計劃怎麼制定?路線怎麼安排?
兩萬!
就是這筆錢,還得等到明年的財政撥款下來之後才能給。
楊婕不滿意,可她也知道,臺裡的日子過得不寬裕,當初她想拍《嶗山道士》,跟臺裡申請1000塊錢,都求告無門。
現在能有兩萬,已經算是非常大方了。
還不滿足的話,可有點兒不識好歹。
楊婕的脾氣雖然又擰又倔,可也懂得見好就收。
只是她的採景路線,怕是要好好的規劃一番了。
錢要省著花,一分錢掰成兩半花。
楊婕在為了錢的事發愁,正在回家路上的顧北,同樣也在為了錢的事費腦筋。
劇組的製作經費自然用不著他去操心,他現在琢磨的是,該怎麼賺到第一桶金,改開的浪潮即將席捲全國,他還指望能做第一波站在風口,被吹上天的豬呢。
至少,也該改善一下家裡的生活條件。
同在中院住著的一戶人家上禮拜買了臺黑白電視機,可把顧南給羨慕壞了。
賺錢,必須賺錢!
重生到了80年代初,想迅速發財該怎麼辦?
顧北此刻特別想找個網咖,上網百度一下,雖然上面一百個主意裡面未必有一個正經的,可總比他乾著急要強得多。
可別說網咖了,網路在國內的初步普及還要等好些年呢。
為什麼非得把他扔到80年代初啊?
要是在90年代,甭管是開網咖,還是幹餐飲,憑藉著先知先覺,顧北都有信心在短時間內積累第一桶金。
20世紀初的話就更簡單了,直接抱大腿就行,甭管是大馬小馬,隨便抱住一根,後半輩子就能原地飛昇。
不用擔心找不到人,馬爸爸那獨特的長相,扔在千萬人裡,依舊醒目耀眼。
實在不行就去中關村找一個賣打口磁帶的,物流行業也不是不能接受。
可這裡是80年代初,一切剛剛開始,改開的側重物件還停留在先農村,後城鎮的階段。
大型企業仍以國營為主,個體經營雖然也得到承認,但是上面對私企卻一直持曖昧態度,至於自由貿易,則是被嚴厲打擊的物件。
基本的政策就是“不宜提倡,不要公開宣傳,不要急於取締”,其實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默許,但不鼓勵推動。
不過以顧北現在的經濟基礎,想也等於白想,口袋裡加在一起,還不到五十塊錢,都是原身上學的時候,從牙縫裡一分一毛贊出來的。
指望這點錢去實現宏圖大志,還是睡吧,夢裡啥都有,三妻四妾都不在話下。
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