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禁忌術上記載,陰陽界有四種異物,獨立於道術和道兵之外,號稱亙古永存。其中,有兩種來源於地府。
排名第一的是劫雷。眾所周知,妖魔證道,殭屍渡劫,會引來雷劫將其斬滅,度過便是一步登天,度不過就是身死道消。這雷劫之中,大部分是一般的雷,還有一種通體赤紅,出現時發出轟鳴之聲,妖魔聞之便聞風喪膽,這種雷就是傳說中的劫雷。當年,常君墨因一場造化,習得馭雷術,掌控了傳說中的劫雷。有人說,東北野仙一脈,從此不受雷劫之苦。
排名第二的,就是我身體中的地府業火,永不熄滅,能焚天地萬物。對於冤魂鬼怪來說,業火更是他們的一大剋星,地府曾有一言傳出:業火焚過之處,赤地千里,厲鬼喪膽,亡魂抽搐。
排名第三的是從地府傳出的隕風,至於隕風的威能,禁忌之術上沒有過多的解釋,只是說曾有一大能掌控隕風,讓陰陽界一成聖之人,片刻間化為一具白骨。
這最後的,就是從蓬萊天河流出的弱水,山海經中有記載,“崑崙之北有水,其力不能勝芥,故名弱水。”那裡的弱水,據說源於蓬萊,鴻毛不浮,飛鳥難過。
現如今這弱水在故宮一個活了幾百歲的老人手裡,這老人就是勸退楚離殤讓常君墨老蟾蜍等人都忌憚三分的人。他自太祖努爾哈赤稱帝他就進了皇宮做了太祖的貼身太監兼大內侍衛,這人是清廷由勝轉衰的見證者。他本命李青第,後來順治皇帝帝賜字把“第”改為了“帝”。
清朝初年,太祖意氣風發,率領大軍平定江山,建立清朝號清太祖,清朝的基業就這麼奠基下了。
清崇德八年,太祖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去世,實力佔優但尚不足以勢吞群雄的多爾袞,為使皇朝免遭分裂,擁戴皇太極六歲的幼子福臨也就是順治帝即位,自己出任攝政王總攬實權。
崇德九年,是風雲變換的一年,困在北京的明朝,坐擁瀋陽的清朝,以及稱王西安的李自成,三方征戰多年。後來,李自成出兵攻佔了北京,當時擔任明總兵的吳三桂請求清廷出兵攻打李自成。清廷也趁這個機會,定都北京。順治帝也是清廷定都北京後,第一任皇帝,但當時的他年紀尚小不信鬼神之說,認為他身負龍氣,氣運滔天,就因為年少闖下了一樁禍事。
北新橋橋下有一口鎖龍井,據說是明初時候建立的,這口井連線著北海眼,下面鎖著一條龍。這條龍是苦海幽洲的老龍,佔了北京不知多少年了,燕王修了北京城後,他生氣燕王奪了他的地盤,一生氣就發下了大水,大水都淹到了金鑾殿。他的意思是發水趕走燕王后就可以高枕無憂的在這了,北京城依然是他的,可他沒有料到,這燕王偏偏也是個倔脾氣,不把事情弄明白絕不罷休。他請來劉伯溫為他推算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劉伯溫自然知道是那條龍在作怪,就派了降龍羅漢轉世的姚少師出馬捉拿老龍,老龍知道姚少師的身份,逃到了海眼之中。他現出羅漢金身,用腰帶化成了鎖鏈,佩劍化作了石樁,把老龍困在旁邊的井裡,又在井上修了一座橋,並告訴他什麼時候等橋舊了你就可以出來,老龍一聽當然是欣然同意。
可老龍怎麼也不會想到,姚少師把這座橋取做了北新橋,永遠都不會舊。
那時候清廷定都北京已有十餘年過去了,順治帝也從一個孩子長成了少年。一日他遊經北新橋看著橋下的鎖龍井好奇,便出聲問旁邊的小太監,“這裡是什麼地方,好像人們都不敢過去。”
小太監答道:“回皇上,這裡就是鎖龍井,傳說下邊鎖著一條老龍。”
順治帝聽了這話一怔,隨即仰天大笑道:“朕乃是真龍天子,照你的說法下面鎖著的是朕的本家了?”
小太監連忙道:“皇上切不可大聲,聽說這裡可怪著呢。”
順治帝年少氣盛自然不會退縮,他朗聲道:“今日我就把這鎖鏈拉出來,看看這底下究竟是什麼!”
小太監一聽嚇得亡魂皆冒撲通跪到在地,哀求道:“皇上,您可千萬不要啊,萬一惹怒了這下面的龍王,那可不得了啊!”
順治帝冷哼一聲,一腳把小太監踹到了一旁,對著周圍的侍衛招呼道,“你們幾個隨我下來,把這鎖鏈拽上來。”
“嗻!”,旁邊的侍衛可不是小太監那種膽小怕事的主,他們自詡為大內高手,就像現代的評書裡講的乾隆爺下江南,康熙爺智擒鰲拜,這大內侍衛那都是重要角色武功高強的很呢。
說完,幾位侍衛躍躍欲試的跟著順治帝走到了橋下那口鎖龍井的旁邊,隨著順治帝的一聲令下,幾位侍衛擼著袖子就拉動了鐵鏈。
胳膊粗的鐵鏈彷彿重於千斤,幾位侍衛全都累的滿頭大汗,隨著鐵鏈的緩緩上升,井底下湧起來一陣陣腥風,讓人感覺彷彿置身大海旁邊,來往的百姓也紛紛來到了一旁看著熱鬧。小太監也是個有先見之明的人,他怕順治帝萬一真出點什麼事,他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就連滾帶爬的跑回了皇宮將事情向一個人說了,這個人就是李青帝。
幾個侍衛在鎖龍井旁邊足足拉了有半個時辰,可那鎖鏈彷彿真通到大海一般,還沒有拉出的跡象。終於,順治帝也失去了興趣,他剛想下令讓眾人離開,那井底忽然傳來一陣龍吟之聲,整個天空都變得烏雲滾滾。整個北新橋的周圍,颳起了強烈的大風,險些把那橋給推塌。
小太監剛剛跑到了李青帝的住處,就看到頭上晴空萬里的天空變得烏雲滾滾,他心裡暗道:“果然還是出事了!”,他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幾乎是爬進了李青帝的大院裡。
“老總管,出事了!救命啊!”,小太監張口便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