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酒喝沒?沒有我就變回羊了。”
閒聊過後,飯菜也端了上來,遊界催促般問道,因為他知道薛軒還藏著一罈酒沒捨得拿出來。
“吶!最後一罈了……”省著點喝啊!
薛軒心情大好,將自己藏著的最後一罈酒擺在了桌子上,就當是慶祝這次打敗了幕後黑手。
不過事情似乎遠未結束,就好像這陣狂風一樣,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掀起。
酒香瀰漫著這個屋子,外面的狂風拍打在屋簷上窗臺邊,發出的聲響絲毫沒有影響到他們吃飯喝酒的興致。
氣氛其樂融融,這時候薛軒才第一次聽說山長的這位二徒弟,姓秦。
秦師不同於林師的古怪性情,也不同與歐師的憨厚威嚴,
這位秦師平易近人,性情與打扮,都更像是一位普通的書院教師。
“我考考你們,你們說……這風從哪來,往哪去啊?”
一輪酒入肚,秦師十分帶著和藹又俏皮的微笑問出了這麼個問題。
這陣風從哪來?
這上哪知道去?再看看秦師的表情,眾人恍然大悟,秦師這是要論題。
論題,顧名思義就是由一個人出一道沒有固定答案的問題,學生們透過大膽猜測,合理設想,最後透過總結得出答案。
就比如這道題,這莫名其妙的風到底從哪來?
這特麼誰能知道,但是他們可以透過論題來得出答案,這得出的答案不一定正確,但肯定合理。
“這風嘛,應該不會是海風,因為這風既沒有海風的腥澀味,這裡離海也太遠了。”
其中有一位學生首先發言,秦師聽完點了點頭。
論題就是這樣,一層一層從各個方面解決看似毫不相關的問題,實際上則是在抽絲剝繭,將這些問題慢慢解決,剩下的,就是答案。
“我剛剛感覺得到,這風好像是從南方吹來的。”
見到這問題這麼簡單,於是又有一位書齋學生站了起來,他看起來對風向很熟悉,所以回答的時候顯得十分自信。
“這風經過層巒疊嶂,經過樹林阻隔,有可能與你感受到的風向有差異,不能以你的個人感受來判斷。”
秦師也是微笑著輕輕搖了搖頭,隨後細心分析。
“那假設這風是北風,要經過怎樣的路徑,才能使這北風由南邊吹來?”
薛軒聽到秦師的解釋,倒是心生疑惑,這不是他抬槓,只是假設。
“這當然是不太可能的,這樣吧,這股風我們就當它是由南而來,但南方這麼大,是東南還是西南?這陣風過了這裡,要往哪去?在哪停?”
秦師有些訝異,這個論題本就是他隨口一謅,逗他們玩的,沒想到薛軒這麼認真,不過他下一秒又丟擲了好幾個問題,讓薛軒回答。
“這風很勁,而且勢卷狂雲,盛氣沖天,據晚輩大膽猜測,這股風應該是從海邊吹來,不斷席捲北上。”
一鳴一直沒出聲,沉思了許久之後方才開口,而這一開口就是一鳴驚人,出人意料。
“哦?繼續。”
秦師依然面露微笑,之前有位學生已經否定了是海風,他認可了,但他此時卻沒有否定一鳴重新提起的海風一論。
“至於之前說的海風沒有腥澀味,大家也知道,大海離這裡甚遠,無論風中夾雜著什麼味道,從鎮海州再到荒州,什麼味都被吹散了,怎麼可能還有海風的專屬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