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了?這些日子,你要調查的事情,還沒調查清楚嗎?為何還不歸來!?”觀音菩薩的聲音,在半碎半醒之間想了起來,對捧珠龍女問道。
“菩薩!”聽得觀音菩薩的話,捧珠龍女心中一緊。
總不能說是自己想把玄奘給睡了,所以才耽擱了這麼些天吧?
所以,沉默了片刻之後,捧珠龍女開口把之前自己和玄奘之間的對話,一五一十的都給觀音菩薩講述了一遍。
聽得玄奘說最敬重自己,觀音菩薩的神色間有些欣慰。
假裝是高陽去套的話,觀音菩薩相信,他的這番話一定是發自肺腑的,這讓觀音菩薩更覺得歡喜。
沒想到,不知不覺間被玄奘坑了那麼多次,可是,實際上他最敬重自己的嗎?
然後,再聽到捧珠龍女說江流直接嚴厲的拒絕了和高陽遠走高飛,拋下西行取經大業的事情,觀音菩薩的心中更加歡喜。
看來,玄奘對於西行取經的大業還是挺有責任心的,這就太好了。
別的都不怕,最怕的就是他西行取經的事情半路撂挑子了,那問題可就嚴重了。
當然,還有最後詢問他說西行取經的事情結束了之後,作何打算,江流的回答,也仔細的給觀音菩薩闡述了一遍。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聽到江流又作出來了一首有關於佛的詩句,觀音菩薩的心中暗自的呢喃。
仔細的咀嚼了一下這句佛詩,心中也能夠真真切切的體會到玄奘現在心中的兩難。
對於玄奘的詩句,觀音菩薩記憶深刻。
記得當初的時候,他在金山寺的手題了一首《無相偈》,“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臺,常常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讓天下震動。
而後,自己化身癩痢和尚,去長安城指引玄奘踏上西行取經的道路,又是一首《菩提偈》,直到現在都記憶猶新,覺得驚豔無比。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沒想到,今日讓捧珠龍女化作高陽,去詢問江流取經之後是留在佛門,還是和高陽私奔的問題,他居然會說出“世間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話語來。
字裡行間,觀音菩薩自然也能感覺到江流那兩難的抉擇。
既然是兩難的抉擇,顯然,在玄奘的心中,佛門的重要程度和高陽是幾乎相等的,所以才讓他兩難,難以取捨。
而江流對高陽的感情,三界六道之中,那是所有人都公認的!
“沒想到,這試探之後,得出來的結論居然是這樣的嗎?看來,我和佛祖都誤會他了嗎?”一首和佛有關的詩句,充分的讓人體會出了江流兩難的抉擇,也讓觀音菩薩明白了江流的心意,心中暗自的呢喃。
當然,讓觀音菩薩覺得自己誤會了江流,並非是單純的因為捧珠龍女從江流這裡打探來的訊息,還有是觀音自己對元靈的監視。
原本,覺得元靈很有可能是玄奘安插在自己身邊的眼線,所以,特意當著他的面,讓捧珠龍女變成了高陽的模樣,這些時候,觀音菩薩都在暗中的監視著元靈的一舉一動。
對於自己的能力,觀音還是非常自信的,以元靈的修為,想要瞞過自己的監視把訊息傳出去,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監視了這麼久之後,觀音發現元靈並沒有要去傳遞訊息的意思,這讓觀音菩薩心中暗自的搖了搖頭。
果然嗎?是自己想太多了,所以,看什麼都疑神疑鬼的嗎?
綜合自己對元靈的監視,還有捧珠龍女從江流這邊所打探的訊息,觀音菩薩已經可以肯定,江流的心中是有佛門的,而且對佛門也非常的重視。
得出了這個結論之後,觀音菩薩自然覺得自己這一次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
除此之外,觀音菩薩的劫難簿上,也多出了一次“再試禪心”的劫難,這倒是意外之喜。
“既然你該調查的東西,已經調查清楚了,那麼,你為何這幾日都沒有回來呢?”心念電轉間,心中有了確切的結論了,旋即,觀音菩薩又對捧珠龍女問道。
“菩薩你不是說,這些事情要小心的求證嗎?所以,我覺得要多看看,多聽聽,才能更加確切的保證這些情報的真實性!”微微低著頭,捧珠龍女不太敢看觀音菩薩的眼睛。
咯噔一下!
看著捧珠龍女明顯有些做賊心虛的模樣,觀音菩薩只覺得心裡堵得慌。
這不會是要把捧珠龍女都賠下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