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市的的氣溫一降再降,人在室外多待一會兒就冷得凍骨頭。路上結冰的地方多,走路得時刻警惕,一不小心就會摔個嘴啃泥。
清歡在上班的路上聽著車裡的廣播,報道著某某地方因大雪的緣故出了什麼事故,又或是哪裡有人因為路滑骨折等等,一路心神不寧地來到公司。
上午開會的時候也明顯有些心不在焉,直到中午的時候陳易冬來了一個電話,她急忙接了起來,“你在哪裡?上午那麼急就出去了,是發生什麼事情了嗎?”
彷彿是聽出了她的擔憂,陳易冬的聲音刻意放低沉了一些,安慰她說:“沒事兒,就是臨時出了點意外,我可能要去文山一趟,最快明晚回來。”
文山是離S市不遠的一個二線城市,開車的話大約三個小時就能到了,清歡一顆心又懸了起來,“必須去嗎?你準備一個人去?要不要我陪你一起?”
“不用,你安心處理公司的事情吧,我和家裡的一個表哥一同去。”
“那好吧,你們路上注意完全。”
“好。”
掛了電話後,清歡捏著手機在露臺前的走廊處站了很久,這邊的樓道是安全逃生通道,沒有暖氣,窗外的寒意侵襲過來,漸漸凍得她牙關緊繃,咯咯作響。
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安的感覺呢?就像是預感到有什麼不好的事情要發生一般,她用力捂了下自己的臉,告誡自己不要再胡思亂想了,不要影響工作,迅速收拾好情緒後,她才慢慢地轉過身來,朝著辦公室的方向走了過去。
下午是企業文化和團建策劃案的討論會,團建就是團隊建設,是teambuilding的義譯。團建的目標,摘抄網上的話,就是“啟發共同願景,形成內部共識,凝聚向心力,建立優質團隊及促進協同合作”。是由唐糖仔具體負責的。
這對她來說是個新課題,對清歡來說又何嘗不是?投資銀行的團隊文化就是精英文化,中等規模的併購專案,團隊通常不超過十個人。清歡最多的時候也只同時帶過三個組二十個人。而易歡科技正處在迅速擴張的階段,每隔兩天就有新人加入。
唐糖主要是負責人事部門的工作,入職後就建立了以產品開發為核心的研發部門,以生產為核心的製造及銷售部門,還有以人事為核心的行政支援部門。
研發部門是人數最多的部門,除了胡浩以外,她還透過胡浩從他的母校挖過來幾個有潛力的年輕工程師,並且透過之前的一些人脈關係從美院挖來年輕的產品設計。之後一個月,她不知道又用了什麼辦法,從申盛忽悠過來幾個銷售人員和渠道經理,又在之前學長的引介下,帶回了一個據說是曾供職於知名企業華大的供應鏈管理工程師。在短短不到兩個月時間裡,易歡僱員的數量,已經從最初的二十人,翻到了將近六十人,這一段時間,唐糖可以說是充分展現了她名校的專業水平。
但是緊跟著的問題也來了,六十個人的團隊並不是小團隊了,在團隊只有二十個人時,清歡可以花時間去了解每個人的想法,記住每個人的特長,弱勢,愛好,有效安撫每個人的情緒,在日常的生活中去影響他們,而當團隊變成六十個人時,以前的辦法就完全不可行了,僅憑個人魅力去感染和影響每個人就變成了不可能的事情了。
更何況這時工作流程還沒有建立,規章制度還沒有健全,對於時不時出現的一些消極迨工,或者明明努力卻不能交出預期結果的員工,清歡還不知道該怎麼辦。她的經驗只夠她應付小的團隊,很久以來的頭一次,她對自己的管理能力不那麼自信了。
一邊開會討論,清歡一邊花時間思考了一下企業文化建設和團隊建設的事情,如果換做還在申盛的時候,辦公室以外的團隊建設差不多都是在酒吧做的——還有什麼能比喝酒更增進感情的呢?
但是六十多人的團隊,清歡光是想想那種場面就覺得自己有些頭暈了,最後還是葉珊提議去S市近郊的一個古鎮,那裡環境清幽,還能感受一下歷史氛圍,最重要的是,不需要門票,易歡目前規模還小,沒有足夠的經費去進行拓展訓練。
她的提議得到了大多數的人的同意,於是就將團建活動定在了下週的週六。
從會議室出來後,清歡感覺自己仍然還有些心緒不寧,定了定神後,就去茶水間倒熱水,端了輩子走出來後,她在走廊站了一會兒,摸出手機給陳易冬發了一條訊息:到了文山了嗎?
不到十秒,電話就響了起來,是陳易冬打過來的,她立刻接了起來:“喂,”
“還有半個多小時就到了,雪太大,路上有些堵車。”他語氣裡有極淡的笑意,“你在幹嘛?”
她心頭頓時撫慰不少,微笑:“在想你啊。”